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白宫最近气氛有点不寻常。 11月5日,特朗普突然向内阁成员提出一个要求。 他要求所有人“向中国官员看齐”,并且这周就要做到。 这个指令让不少官员措手不及。 消息一出,外媒和政界都议论纷纷。 特朗普这个决定,其实和前不久的一场中美会晤有关。 他在内部会议上提到,中方官员的表现让他印象深刻。 从坐姿到发言,每个人都保持高度纪律。 没有人随意插话,也没有人分心走神。 特朗普还特别提到一个细节。 他向一位官员提问,对方却没有回答。 原来那人没有得到发言许可,就选择保持沉默。 这种纪律性和组织力,让特朗普十分看重。 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关注中国的治理能力。 他之前就多次谈到中国的发展节奏和执行效率。 有些人觉得,他带着一种“敬佩强者”的心态看待中国崛起。 就在11月4日,他还发了一条关于“G2”的推文。 他暗示,美国必须正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力量这一现实。 有分析认为,当美国难以靠施压压制对手时,承认对方实力并寻求合作框架,反而更符合实际利益。 特朗普提出要求那天,白宫本来非常忙碌。 最高法院正在审理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的案件。 他原本计划去旁听,但被盟友劝住了。 有人说,总统现身可能会被看成是向法院施压。 特朗普虽然没去,但对关税的态度非常坚决。 他说,如果总统不能用关税,美国在全球竞争中会陷入被动。 关税一直是他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工具。 可即便在这么忙的日子里,特朗普还是专门抽出时间谈“行为标准”。 看得出,他对中国官员表现出的纪律性评价非常高。 这种态度也反映出,他在观察中国时有了新角度。 除了竞争,也有学习和借鉴的意味。 回顾他重回白宫后的政策,关税一直是核心手段。 年初他对多种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新经济对抗的开始。 后来财政部长贝森特却说,现行关税难以长期维持。 这话让人怀疑美国内部是不是出现了分歧。 再后来特朗普又改口,说未来关税会逐步下降,但不会降到零。 这种反复背后,其实是美国的现实困境。 既想用关税争取利益,又扛不住长期对抗的代价。 在这种复杂互动中,特朗普对中方官员的肯定成了一个新信号。 对内,他可能是想通过更严格的要求提升政府执行力。 对外,这也可能是一种政治姿态。 借“学习中国纪律”来表达对中美关系下一步的考量。 内阁成员对“本周内必须做到”有什么反应,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但这个指令已经引发不少讨论。 有人觉得,特朗普是借他国的表现倒逼本国政府提升效率。 也有人认为,这和当前微妙的中美互动背景紧密相关。 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越来越清晰。 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中国官员在国际场合展现的专业形象,正被更多国家关注和重新审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官方信源:深圳新闻网 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