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9年,一位战士壮烈牺牲,妻子拒绝改嫁,28年后,妻子借了2000元作为路费,带着儿子来扫墓,她瘫坐在墓碑前,嚎啕大哭:“我带儿子来看你了,你还有一个遗愿,我完成不了......” 2007年,云南屏边烈士陵园,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了长久的宁静,白发苍苍的李金花跪在王发坤的墓碑前,整整哭了两个钟头,话里头有二十八年的思念,也有藏不住的埋怨。 这次迟来的“重逢”,不是故事的结尾,恰恰是解开一份特殊遗愿清单的钥匙,这张清单,不仅困住了她半生,也让一句誓言,跨越了生死。 其实,那张清单上并没有写“找到我”,可这个没写出来的嘱托,却成了李金花心里最重的一桩事。 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想找一个牺牲士兵埋在哪儿,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她就这么等,一等就是二十八年,直到一张公告的出现,才给这无尽的寻找带来一点光。 为了这一趟,她跟亲戚邻居凑了2000块路费,带着儿子,千里迢迢赶来,当她粗糙的手指终于摸到冰冷的墓碑时,这场她自己跟自己许下的诺言,才算真正还上了。 清单上白纸黑字的第一件事,是还清一笔3000块的债,那是当年王发坤为了盖房娶她,找亲戚们借的。 一个寡妇,在穷山村里拉扯着孩子,这笔钱,是个大山,李金花拿着抚恤金先还了一部分,剩下的,就靠她挤牛奶、织布、缝缝补补,一分一毛地攒。 整整十一年,她才把这笔债彻底还清,这不光是钱的事,更是她守住这个家的尊严、守住和丈夫最后一点念想的方式,当她在墓碑前轻声说出“你交代的债,我还清了”,那种感觉,比天塌下来都重,也比天塌下来都轻。 清单里最要命的,是他希望她改嫁的第二个遗愿,这事儿,李金花“违约”了,而且违了一辈子,但这份“背叛”,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太值得坚守了。 想当初,王发坤在部队从个小兵一路干到副连长,提拔得快,远方的李金花反而自卑了,觉得配不上他,甚至写信提了分手。 是王发坤急得从部队请假跑回来,直接问她:“你还喜欢我吗?喜欢,咱俩就马上去结婚!”正是这份不容置疑的奔赴,才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这样得来的感情,怎么可能轻易放下?所以,李金花在墓前告诉他:“你还有一个遗愿,我这辈子是完不成了。”这句“我做不到”,才是她对他最真诚的告白。 王发坤的故事,后来成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梁三喜的原型,1979年,为了掩护一个新兵,他牺牲在了251高地,那年他才26岁。 他的誓言从一个小家,献给了国家,而李金花,也从一个苦等的妻子,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常常在王发坤烈士纪念馆,对着年轻人一遍遍讲起丈夫的往事。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战士壮烈牺牲,妻子拒绝改嫁,28年后,妻子借2000为他扫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