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白兔奶糖的创始人冼冠生,竭尽所能的支援抗日,然而1952年,他却在上

代天谈历史 2025-11-07 17:29:15

抗战时期,大白兔奶糖的创始人冼冠生,竭尽所能的支援抗日,然而1952年,他却在上海跳楼身亡。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冼冠生立刻行动,从仓库打包饼干蜜饯和罐头,总重两吨多,租车运往前线阵地分发给士兵。这批物资虽不算巨额,却在关键时刻缓解了补给压力,也体现了企业家的担当。冠生园作为沪上知名品牌,早年积累的库存成了及时雨。 上海沦陷后,冠生园产业遭重创,漕河泾农庄被日方征为兵营,门店遭抢,糖果厂焚毁。冼冠生未曾气馁,带头内迁,先计划将罐头设备运武汉重建。途中船队遇日机轰炸,多数机器沉江,他只捞回部分零件,仍坚持赶赴武汉租仓库,雇当地人修补设备,恢复简易生产。 武汉不保,他再度南撤,队伍穿越湘鄂边界,抵达湖南桃源县山区安营。那地条件艰苦,无电可用,他们用柴灶和人力磨盘,改用本地黄豆牛肉加工罐头。这些产品专供军需,运往前线阵地,士兵们靠此维持体力。冼冠生协调原料,确保产量不减,山区厂子虽小,却成了后方重要支点。 同期,上海租界成孤岛,经济虽扭曲但流通顺畅。冼冠生借机在租界租赁民宅,重启陈皮梅和糕点加工,附设粤菜小馆拉客。收益一半留沪运转,一半转大后方。在重庆,他出资建厂店三处,生产饼干果脯供应川渝市场,还拨款设南泉学校,招穷孩子免学费,提供膳食。这举措不只救急,还稳固了企业根基。 内迁过程多波折,从武汉撤时遇土匪骚扰,他用存货换路;桃源雨季洪水毁棚,他带人重搭。重庆建厂后,空袭频仍,工人疏散后复岗,产量仅微降。1940年,他购柴油机运桃源,提升夜班效率,军需标签印“前线慰劳”。1941年补给中断,用山路驿站接力,工人自制烘干架省料。 1942年,租界物价飞涨,他囤糖扩产沪上作坊,日出陈皮梅五百斤。重庆新厂试产奶糖原型,用奶粉熬制,调整配比后反馈好。1943年,研发米老鼠奶糖,小规模投产,分发慰问。1944年,盟军反攻前,他加紧产能,桃源增工百人,罐头翻番。重庆校扩建,添手工课教零食制法。 抗战胜利时,冠生园沪上有三十七处厂店农场,全国分支数十家。冼冠生汇总捐献价值百万,产品线从罐头到糕点齐备。这段迁徙,不仅保住企业,还让它在战时经济中发挥作用,体现了商人如何与国家共进退。 新中国成立,冠生园转向大众食品,销售靠国营百货和供销社。冼冠生组织职员下乡推销,教授储存法,转型顺利。陈毅市长曾称赞其贡献,企业一度稳健。 1950年,美蒋轰炸后,物流中断,开支超收,冼冠生开会鼓励团结,挨户走访许诺不裁员。职工自发减支找销路,扛过难关。经济好转,他计划扩产,正值1952年三反五反开展。 运动中,有人指控他有五毒行径,要求交代。他一生凭良心经商,从未涉那些事,经不起压力,回想从佛山到上海的打拼和战时坚守,从冠生园顶楼跃下,时年64岁。 冼冠生走后,大白兔奶糖延续生产。六七十年代限量发售,节日排队抢购,孩童藏兜慢慢吃。1972年尼克松访华,基辛格尝后带回,外交场合备糖,甚至美国家节日用它。糖用新鲜奶和糖熬,甜而不腻,短缺时泡水代乳饮,成了几代记忆。

0 阅读:4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