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中国弃权通过涉及叙利亚的决议。 很难想象,沙拉,这位叙

周律鸣法 2025-11-07 14:33:16

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中国弃权通过涉及叙利亚的决议。 很难想象,沙拉,这位叙利亚新总统,几年前还在国际制裁名单上,如今却以全新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14票赞成,咱中国弃权,11月6日安理会的这次决议,究竟意味着什么? 提到沙拉,不少人第一反应还是他过去的那个身份,沙姆解放组织的头目。2013年,他因为和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被美国主导下的安理会列入制裁名单。 那阵子,美国还开出了1000万美元悬赏。短短十年,他从全球追捕对象变成了叙利亚总统,这种转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并不多见。 安理会的这次投票,看似统一其实“各有算盘”。 这次安理会的投票时间点非常关键,就在沙拉即将访问美国白宫前夕。 这种结果,放在以往的安理会讨论叙利亚议题时,绝对是十分少见的情况。这次的投票结果,放在以往的安理会讨论叙利亚议题时,绝对是十分少见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这次和以往有些不同,投的是赞成票,沙拉几天前刚到莫斯科,普京亲自接见。俄方希望在新政府手里保留自己的军事基地,这对俄罗斯在中东的地位至关重要。 沙拉还希望俄罗斯能把逃到俄的阿萨德交出来,让他回国受审。目前俄罗斯还没回应,但俄罗斯和叙利亚之间的互动,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 美国这边更直接,特朗普急于推动中东新格局,解除沙拉制裁就是为下周的白宫会面铺路。 美方还希望叙利亚能参与到和以色列的《亚伯拉罕协议》中,缓解中东紧张局势。但这些政治安排能不能落地,还得看沙拉能否稳住局面。 而咱中国的弃权,并不是简单的“和稀泥”。主要原因还是对沙拉政权内存在的恐怖组织成员不放心,尤其是“东突”问题,关乎咱中国的核心利益。 这次投票,咱中国的立场很明确: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定,但对有隐患的问题绝不轻易放行。联合国仲裁委员会虽然说没查出沙拉和恐怖组织的直接联系,但只要国内存在“东突”等势力,咱中国就不会掉以轻心。 中方发言时还特别提到,安理会不能只顾眼前政治安排,必须考虑长期安全风险。 美方其实也注意到这一点,在草案里加了一句话,让叙利亚政府加强对外国战斗人员的打击。但咱中国认为远远不够,对于自身安全问题,不能有半点含糊。 沙拉访美,叙利亚局势会不会就此转好? 11月10日,沙拉将访问白宫,特朗普总统会亲自接待。这是朱拉尼首次以正式身份前往美国。 美方代表在安理会投票后就放话,说这是叙利亚“新契机”,还说要和沙拉政府宣布反恐合作,在大马士革设立美军空军基地,打击极端组织。 但真要说叙利亚就此迎来和平,恐怕还早。现在的叙利亚国内,局势依然很复杂。战后重建几乎没有进展,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以色列的压力也没减,叙大片土地被以军实际控制。沙拉虽然有了美俄支持,但能不能彻底稳定局面,还得看他如何处理国内各种势力的关系,特别是那些恐怖组织。 叙利亚的新麻烦,远没到收官时 表面上,沙拉洗白成功,美俄都支持他,似乎叙利亚的新政府迎来了好日子。但现实一点讲,叙利亚的烂摊子还远没收拾利索。 一方面,国内重建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美俄都不愿为大规模重建埋单。另一方面,国内各路武装力量盘根错节,沙拉政府还没完全掌控局面。 更让人头疼的是,以色列并没有放松对叙利亚的打压力度。沙拉上台后,叙境内大片土地被以军控制,这对他的执政合法性是个不小的挑战。老百姓对新政府的信心,也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 安理会决议背后,中东格局在变化 这次决议,不只是叙利亚一家的事。反映出来的,是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美俄在中东问题上的互动方式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而是各取所需,寻找合作的空间。这对中东其他国家来说,也是个信号,大国之间的“新默契”,会不会带来新的平衡,还得继续观察。 咱中国的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既不盲目站队,又不轻易妥协,核心利益面前坚决守底线。在全球反恐、地区安全、国际秩序等大问题上,咱中国态度一贯清晰。 这次弃权投票,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次明确提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考虑各方关切,不能让恐怖主义有可乘之机。 接下来,全球目光都在关注11月10日的白宫会谈。特朗普和朱拉尼会聊些什么?是不是会宣布美叙反恐合作? 美国会不会真的在大马士革设立军事基地?这些都还存在很多变数。沙拉能否利用这次访问,争取更多国际认可和实际援助,也值得持续跟进。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安理会这次表决,不代表风平浪静。叙利亚的挑战依然严峻,外部支持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真正的稳定,还得靠内部团结和实实在在的改革。 写在最后:咱中国做法值得点赞 总的来说,这次安理会投票,是一次典型的“大国博弈下的小国变局”。沙拉的身份转变,是国际社会变化的缩影,美俄的合作与算计,叙利亚的内忧外患,错综复杂。 参考资料:联合国解除对叙过渡总统制裁 中国弃权 06/11/2025法新社

0 阅读:0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