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明确了对美商品关税的调整方案,这份公告从11月10日13时01分起正式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核心内容很明确:继续暂停实施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这一调整不是单方面行动,而是中美落实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的具体举措。 在此之前,美国白宫已于11月4日发布总统行政令,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延长24%“对等关税”的暂缓期,中方的措施正是对这一回应的呼应,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 从实际影响来看,这一决策精准契合了两国经济的现实需求,对美国而言,当前其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已达近百年高位。 若恢复24%对华关税,物价短期将上涨1.8%,每户家庭年均多支出2400美元,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而苹果供应链、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又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支撑,关税暂停能帮其缓解成本压力。 对中国来说,保留10%的加征关税并非多余,而是基于规则的合理保留,既呼应了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公平贸易原则,也为后续经贸磋商留下了谈判空间。 同时中方还同步停止了对美国鸡肉、小麦、大豆等农产品的额外加征关税,这不仅能丰富国内市场供给,也能让美国农业界分享红利,体现了互利共赢的思路。 在我看来,这场关税调整最值得关注的是“理性务实”的基调,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摩擦没有赢家。 此前部分企业为规避关税盲目迁移生产线至印度,却遭遇高关税、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反而陷入困境,这也印证了稳定贸易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的举措既没有放弃自身合理权益,也没有延续对抗姿态,而是以“暂停+保留”的灵活方式,为经贸关系降温,这正是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从长远来看,这一调整为中美后续解决“50%穿透性规则”、海事物流贸易限制等更复杂议题打下了基础。 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种基于共识的逐步推进,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全球贸易秩序稳定注入了信心,毕竟在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的当下,大国之间的理性互动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