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公开反对台积电落户南京,我觉得他的想法和看法非常的正确,我们确实不应该再惯

古今知夏 2025-11-07 10:59:03

项立刚公开反对台积电落户南京,我觉得他的想法和看法非常的正确,我们确实不应该再惯着台湾的任何人和任何企业了,因为这些反骨仔真的不配! 先算笔明白账,台积电在大陆赚得有多狠。南京厂这些年就没亏过,2024 年一年净赚 58 个亿,相当于每小时就进账 300 万。 连续三年下来,它从大陆揣走的利润超 200 亿新台币,四年累计更是接近 900 亿。这些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是大陆手机厂商、汽车企业的订单,是我们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收益。 可这些赚来的钱,台积电怎么花的?转头就填了海外工厂的大窟窿。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四年亏了 88 亿,2024 年一年就亏 32 亿,每天跟烧钱一样;日本熊本厂三年亏了 17 亿多,欧洲的工厂也一直在赔钱。 一边在大陆躺着赚钱,一边把利润拿去补贴海外亏损,这操作简直就是 “吃里扒外” 的典型。 更气人的是,美国工厂越亏,台积电投得越疯。2025 年 3 月直接官宣追加 1000 亿美元投资,把美国总投资拉到 1650 亿美元。 为啥非要往亏海里砸钱?还不是拿了美国 65 亿美元补贴和 39 亿美元低息贷款,就得乖乖听话。美国给的条件苛刻得很:不能在大陆扩产先进产能,还得把工厂运营数据全交出去。 说白了,我们给台积电赚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变成它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科技的 “弹药”。 再说说它在大陆生产的东西,真不是啥稀罕货。那些用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设备上的芯片,比如 28nm、16nm 规格的,我们自己早就能造了。 中芯国际的这些成熟芯片,在全球市场都占了 12% 的份额;华虹生产的芯片,光 55/65nm 规格的就占了自家营收的 20% 以上,汽车上用的芯片良率能稳定在 92%,完全能满足需求。 合肥晶合集成这些后起之秀也在拼命扩产,照这势头,2027 年大陆的成熟制程芯片产能,能占到全球近一半。 本来这些订单该给本土企业,让它们赚了钱再去研发升级,带动上下游一起成长。可台积电一进来,直接把订单抢走,本土工厂的生产线都开不满。 下游的材料企业更惨,没订单就没资金改进技术。现在高端电子特气我们自己只能造 20%,关键的光刻胶国产化率连 5% 都不到,这不就是被台积电卡住了成长的脖子吗 最让人不齿的是台积电的双标。在大陆享受着最好的条件:30 分钟就能买到所需的配件,周边 2000 家配套企业随时待命,物流成本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长三角有 50 万半导体工程师,人力成本比美国低太多,还能 24 小时高效运转。 可它呢?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却连一点核心技术都不肯分享。把 2nm、1.6nm 这些尖端技术藏得严严实实,要么放台湾,要么搬到美国,对大陆严防死守。 更过分的是,为了讨好美国,它已经开始从生产线里拆中微半导体这些大陆企业的设备,全面排查材料供应链,非要在业务里搞 “去中国化”。 一边赚着我们的钱,一边帮着别人卡我们的脖子,这哪是合作,分明是现实版的 “农夫与蛇”。 还有民进党当局,把台积电当成 “倚美谋独” 的筹码。看着台积电把先进产能搬到美国,完全不管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岛内网友都骂这是 “卖台”,真不是没道理。 把核心产业拱手让人,最后只会让台湾越来越被动,可他们根本不管这些。 我们大陆市场向来包容,欢迎真心来合作的企业,但绝不是无底线纵容 “白眼狼”。以前总想着 “市场换技术”,可这么多年过去,台积电没给我们转移一点核心技术,反而用我们的利润去补贴海外亏损,配合别人遏制我们。 现在我们的本土芯片产业正在拼命追赶:中芯国际的 14nm 芯片稳定量产,华虹忙着扩充产能,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已经能造出 90nm 规格的,更先进的 28nm 机型也快攻关成功了。 这些突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科研人员熬夜干出来的,是本土企业一点点拼出来的。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台积电来抢占市场,打断我们的成长节奏 项立刚反对的不是台积电本身,是反对这种 “赚我们的钱,坑我们的产业” 的不公平合作。 芯片自主从来不是闭门造车,是要在开放中掌握主动权。我们欢迎带着诚意来共赢的伙伴,但对于那些只想捞好处、还想卡我们脖子的企业,真没必要再惯着了。

0 阅读:0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