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有: 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就在今年8月,她还亲自督阵搞所谓“黄金权力行动”,拿出尘封多年的《战略资产保护特别法案》,对能源、交通、通信和高科技四大领域,近700家中资企业搞“经济清洗”。 中化集团持有37%股权的倍耐力轮胎,就因为所谓“传感器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被强行剥夺董事会表决权。 中国国家电网持有的35%优质股权说冻结就冻结,连持股比例仅0.5%的清洁能源企业,就因为创始人有中国留学经历也被列入审查名单,这哪是商业审查,分明是政治驱逐。 更可笑的是,她之前还高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理由冠冕堂皇说“没带来预期经济好处”,转头就在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喊“欧洲与美国的联盟不可动摇”,为了讨好美国,把意大利的国家利益都当成了筹码。 在涉台议题上,她也没少跟风,去年欧盟对外行动署炒作“一个中国政策有自身理解”时,梅洛尼政府明里暗里附和,全然不顾中意同为全面战略伙伴的基本事实。 再看10月23日欧盟布鲁塞尔峰会,德国总理默茨喊着“稀土管控不可接受”,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放话“要考虑一切对华报复手段”,荷兰还在为安世半导体的事纠缠不休,27国甚至想把中国拉上所谓“审判台”。 可梅洛尼却啥硬话都没说,全程低调得像个旁观者,因为她的政治投机玩砸了,实在硬不起来了。 首先得看经济账,意大利可离不了中国市场,中国是意大利在非欧盟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连续三年超过700亿美元,2024年她访华时,还签了2024-2027年的三年行动计划,承诺要在经贸、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合作。 可她8月搞的中资清退行动,直接捅了马蜂窝,中国海关加强了对意大利帕尔马干酪、奢侈品、葡萄酒的检验检疫,电池技术合作全面转向匈牙利。 数亿欧元投资和上千个就业岗位流失,都灵的工人直接上街抗议,意大利那些靠高端制造和奢侈品吃饭的中小企业怨声载道。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意大利债务率已经突破145%,经济本就捉襟见肘,再跟中国闹掰,受损的可是自己的饭碗。 更让她焦头烂额的是国内的烂摊子,根据11月4日的消息,50个意大利顶尖法律人把她告到了国际刑事法院,罪名是“间接参与加沙种族灭绝”,因为意大利一直在给以色列卖武器,老合同的货没停过。 国防部长被问起武器去向,居然只能说“我去查查档案”,这一下就炸了锅。 意大利75座城市爆发几十万人大游行,举着“别拿我们的税款买炸弹”的牌子抗议,她的支持率从42%直接掉到35%,联合政府里的北方联盟已经放话,再跌3个点就走人,给她只剩六个月时间。 自家后院都着火了,总理宝座能不能坐稳都是未知数,她哪还有心思去跟风炒作对华议题,以前喊强硬是为了拉拢选票、巩固地位,现在保命要紧,对华强硬这张牌不仅没用,还可能引火烧身,自然得收敛点。 再看欧盟内部的情况,梅洛尼想硬也没了靠山,她以前呼吁欧盟对华“硬起来”,可现在欧盟内部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刚和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通完话,达成了要开“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会的共识,结果德法波三国跳出来喊狠话,可欧盟峰会最终也没就对华贸易达成强硬共识。 因为大家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全球超过90%的镓和60%的锗来自中国,欧盟稀土需求90%以上靠进口,中国10月收紧稀土技术出口管制,直接戳中了欧洲汽车、电子产业的痛点,德国都偷偷递“白名单”求恢复供应,哪真敢动真格。 梅洛尼之前退出“一带一路”,本想讨好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结果却被孤立,连欧盟主席连任的闭门晚宴邀请函都没收到,意大利前总理孔特直接痛斥她的政策,是“意识形态决定的乌龙球”。 现在欧盟对华政策摇摆不定,她一个自身难保的总理,再跳出来对华强硬,只能是自讨没趣,没人响应还得遭反噬。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0月11日那事儿,欧盟对外行动署刚高调炒作“一个中国政策有自身理解”,挑动台海局势,第二天梅洛尼就在罗马公开表态,掷地有声地强调“意大利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因为她终于看明白了,涉台议题是中国的红线,碰不得,之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就因为提台海议题,直接被中国拒绝访华,这个教训就在眼前,梅洛尼要是还敢在这上面做文章,中意关系只会更糟。 梅洛尼这前后反差,把政客的投机本质暴露得明明白白,以前对华强硬,是为了迎合国内极右翼势力、讨好美国,拿中国当垫脚石。 现在突然低调,是因为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国内政治危机缠身,欧盟内部也没人跟她一起硬,硬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收敛。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强硬,只有永远的利益,意大利的中小企业要吃饭,意大利的债务要偿还,这些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所以梅洛尼的“安静”一点都不奇怪,不过是政客见风使舵的常规操作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