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他还强调:“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张忠谋和美国的渊源确实深。他早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博,1958年就进了德州仪器,一路做到副总裁,1962年正式入籍美国,在硅谷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对美国的技术体系和资本玩法门儿清。1987年他回台湾创办台积电时,靠的是台湾当局的资金扶持和本地工程师团队,硬是把一个不起眼的代工业务做成了全球芯片行业的“顶流”,那时候可没少提“台湾制造”的分量。 但随着美国对芯片产业的重视,张忠谋的立场慢慢就偏了。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砸520亿美元补贴芯片制造,条件是拿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能在中国内地扩建高端产能。这时候台积电立马表态跟进,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建工厂,投资从最初的120亿美元一路加到400亿美元,2024年4月首批设备已经进厂,计划2025年底量产3纳米芯片。 张忠谋2023年还在公开场合说“全球化已死”,转头就把最先进的产能搬到美国,这操作早就透着对美国的“亲近”。 有意思的是,美国对台积电的限制越来越严,张忠谋反而越发强调自己的美国身份。2024年美国商务部要求台积电提交客户数据和产能规划,明摆着要摸清芯片产业的底牌,台积电二话没说就交了,当时张忠谋只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必要的妥协”。 同年,美国禁止台积电给华为供应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台积电也乖乖听话,直接切断了合作,要知道华为曾经可是台积电的重要客户之一。 反观他对台湾的态度,这些年越来越模糊。台积电能坐稳全球第一晶圆代工厂的位置,靠的是台湾积累的半导体产业链配套,还有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2024年台积电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还高达19%。但张忠谋很少提这些,反而在2025年的访谈里反复强调“美国是世界典范”,连自己的身份都撇得干干净净,仿佛台积电的成功全靠美国的“光辉照耀”。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忠谋这是在抱美国的大腿。美国现在把芯片当成遏制对手的武器,台积电手里的先进制程技术就是关键筹码,美国既要用它,又要把它攥在自己手里。张忠谋强调美国身份,说白了就是给美国吃定心丸:“我跟你是一伙的,放心用我。” 毕竟台积电的设备依赖美国应用材料、荷兰ASML,市场又靠美国苹果、英伟达撑着,离了美国的产业链和订单,日子确实不好过。 2024年张忠谋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还说过“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无人能及”,当时就有人调侃他“忘了本”。如今这番“我的国家是美国”的言论,不过是把之前的态度摆得更直白。 要知道台积电总部还在台湾,员工九成以上是台湾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也没完全搬走,现在老板公然宣称自己是美国人,不知道底下的团队心里作何感想。 94岁的年纪本应看尽世事,可张忠谋这一番话,倒像是把自己的根彻底扎在了美国的土壤里。只是台积电的根基还在台湾,靠着全球市场喂大的体量,如今被美国攥着技术和市场的命脉,他这番“认亲”,更像是给台积电找个“靠山”的无奈之举吧。 只是不知道等美国彻底掌握芯片制造主动权后,还会不会把台积电当“自己人”,毕竟资本世界里,从来都是利益优先,哪有什么真正的“典范”可讲。 参考资料: 台海时刻《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