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突然宣布!11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下了道狠命令:军方人员跟国

风吟写枪啸 2025-11-06 15:06:40

美国国防部长突然宣布!11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下了道狠命令:军方人员跟国会议员聊美军正事,必须先拿审批,不然免谈。像特朗普力推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最近在海上打“运毒船”这些事,都被框在了受限名单里。 过去几年,五角大楼与国会的互动机制运行得颇为顺畅。军方各军种设有专职联络团队,负责与议员保持密切联系。这种安排源于国会监督权的需要,也便利了政策协调。举例来说,海军的联络官常直接回应预算委员会的询问,陆军团队则处理非洲任务的进度报告。空军方面,印太地区的卫星数据分享也多通过非正式渠道完成。这些交流虽未总经高层授权,却在实践中加速了拨款审批和问题解决。结果是,采购合同初审阶段的信息往往先抵达议员办公室,甚至记者也能从中捕获风声。这种模式虽高效,却埋下隐患:战略细节外泄频发,影响部队安全和决策连续性。到2025年,这种松散互动已积累多起案例,促使高层反思控制力度。 赫格塞思的命令于11月4日正式下发,针对性极强。它要求所有涉及军事政策的对话,必须事先提交申请,经国防部办公室审核通过方可进行。名单上明确列出多项禁谈议题,包括特朗普力推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以及近期海上针对贩毒船的打击行动。此外,太平洋部署调整、非洲特遣队日志、印太补给链评估、海外采购合同、关键矿产依赖和外国军售路线,也悉数纳入限制范畴。审批流程标准化:电子表格记录对话对象、主题和时长,审核周期不超过24小时。获批后,互动须统一口径,避免信息碎片化。这项规定覆盖陆海空三军,基层军官到高层指挥官均需遵守,标志着军方对外沟通的彻底重组。 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遗产,于2025年1月通过行政命令启动,5月正式公布细节。该系统旨在构建多层拦截网络,整合空间基传感器和拦截器,覆盖本土至海外威胁,总投资高达1750亿美元。它借鉴以色列铁穹经验,但规模更大,针对中远程导弹如中俄的潜在发射。系统包括地面雷达、海基平台和太空资产,目标是实现实时检测与反击。然而,从设计之初就争议不断:民主党质疑资金来源和效能,担心其刺激军备竞赛。军方内部也报告测试延误,部分因国会反复盘问预算细节而加剧。赫格塞思的命令直接封堵议员私下挖掘数据的路径,确保项目推进不受干扰。 自2025年9月起,美军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执行系列打击,截至11月已完成16次行动,摧毁17艘嫌疑船只,造成67人死亡。这些行动以无人机和舰载武器为主,目标是切断贩毒网络。特朗普政府视之为反毒品战争的延伸,声称无需国会授权即可持续。实际效果显著:拦截非法药物和前体化学品创纪录,但也引发人权质疑。国际水域的精确打击虽合法,却因细节外泄而暴露战术弱点。命令将船只击沉数和坐标数据列为禁谈,意在保护后续协调,避免对手调整路线。 五角大楼内部早有不满:政策草案未落地,议员已获内部消息;海外特战行动坐标从办公室流传,威胁作战部队。过去两年,至少15起泄露事件记录在案,其中8起源于国会渠道。例如,关键矿产供应链评估外流,导致对手抢先囤积;太平洋补给报告曝光,迫使航线临时变更。这些事件放大战略风险,削弱决策完整性。赫格塞思上任后审阅报告,决定收回主动权。通过统一审批,五角大楼确保声音单一,减少碎片化传播。这不仅是行政调整,更是安全优先的务实举措。 特朗普阵营的影子显而易见。金穹系统频繁出现在文件,象征其任内遗产的延续。过去,议员常绕过正式路径,直接找现役人员索要实情,如系统成本超支或缉毒船击沉记录。现在,命令明确宣示控制:无批示,一切白搭。这反映出权力洗牌的迹象,五角大楼从“共享”转向“专属”。类似举措延伸至更广领域,海外军售和资源依赖议题也被拉入清单。赫格塞思的动作看似文件变动,实则重构通信体系,军种的“习惯性自由”被一刀切断。海军的专属联络、陆军的议员团队,全数归并,统一交接。 国会反应迅速而尖锐。监督委员会表达担忧,新规或将五角大楼变成信息孤岛,议员难以获取完整数据做出判断。民主党议员指出,简单询问缉毒船数量都需审批,监督形同虚设。共和党内部也分歧,有人支持加强控制以护战略机密。媒体用“通信戒严”形容,强调这管住的不只是军人嘴,还有国会耳朵。赫格塞思公开回应,监督权利不受影响,但实践上,渠道收窄已成事实。过去冷战时期,军方曾自我封闭,靠简报维持联系;如今,重蹈覆辙的风险凸显。 这个命令的深远回响还未散去,它像一枚棋子,搅动着华盛顿的权力棋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风吟写枪啸

风吟写枪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