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智能泡沫在周二迎来第一次公开的冲击,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许多投机性最强的资产的抛售潮从上个月就开始了”,言外之意是,目前仍在人工智能上刀口舔血的人是散户。这没啥好意外的,股市泡沫的敢死队始终都是散户,机构则是督战队。 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泡沫,美国股民不可能是例外。但散户的本质就是:坚信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尤其在美国股市连续上涨一亿年以后,每个散户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真正的高手,能从地雷上跳起来而不被炸伤。 你以为机构没察觉泡沫?太天真了。美国银行上个月调查了近 200 位基金经理,管着快 5000 亿美元的盘子,这些人第一次把 “AI 股票泡沫” 当成了最大的风险。 嘴上说着谨慎,身体早就行动了,第三季度光是 AI 公司的高管和机构股东就套现了上百亿美元。 那个叫 CoreWeave 的云计算公司,上市后股价涨了 250%,刚解禁机构就开始卖,最大的机构股东一下抛了 19 亿美元的股票,创始人也跟着套现好几亿,留着散户在里面幻想还能涨。 连 AI 芯片龙头英伟达的黄仁勋都在偷偷卖股票,第三季度就套了 7 亿多,今年累计快 15 亿了,这不明摆着趁高价落袋为安吗? 更狠的是 “大空头” 贝里,就是当年做空次贷的那位,现在把 80% 的仓位都用来做空英伟达和 Palantir,押了 10 亿美元赌这俩 AI 大牛股跌。 这些机构多精啊,一边通过预设的交易计划悄悄卖股票,一边用看跌期权对冲风险,把退路全铺好了。 道富银行的指数显示,机构虽然还拿着高风险资产,但早就开始悄悄调整仓位,就等风吹草动赶紧跑,这跟督战队拿着枪逼着别人冲锋,自己躲在工事里有啥区别? 再看散户这边,简直是集体上头。现在美国人借了 1.13 万亿美元炒股,全是加杠杆的钱,创下了纪录。 家里的钱投进股市的比例到了 52%,比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还高 4 个百分点,这都是散户冲着 AI 热潮杀进去的。 美股这几年涨得确实疯,前三季度道琼斯涨了 9%,纳斯达克飙了 17%,标普也涨了 13% 多,涨得散户都觉得自己是股神了。 明明不懂 AI 是啥,就听人说这是未来,看到别人买 AI 股赚了钱,自己也忍不住,有的甚至借高利贷进场,觉得能从地雷上跳过去。 那些 AI 公司的套路也摸准了散户的心思,拼命造概念圈钱。谷歌说要投 150 亿美元建数据中心,OpenAI 一边跟芯片公司签大单,一边搞个 1.5 万亿美元的建设计划,可它一年才赚 130 亿美元,还没盈利呢。 就这离谱的投入,散户居然信了,觉得跟着投就能发财。有个做网络设备的公司,CEO 趁着股价新高卖了 600 万股,套现 8 亿多,散户还在拼命买,以为能跟着喝汤,结果没过多久股价就跌了不少,套牢的全是小股民。 现在泡沫的裂缝已经很明显了,各行业股票的关联性降到了牛市以来最低,这都是投资者信心太足的前兆,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接下来大概率就是回调。 机构手里的现金持有比例降到了 3.8%,快到 “卖出阈值” 了,这意思就是他们随时准备跑路。 可散户还在抢那些 5 倍杠杆的 ETF,根本不想想,要是英伟达跌 10%,这杠杆基金就得跌 50%,血本无归的风险就在眼前。 说到底,散户和机构从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机构有专业团队分析,能提前察觉泡沫,还能通过 复杂的交易工具避险;散户全靠听消息,抱着 “自己最聪明” 的幻想,跟风加杠杆。 等泡沫真破了,机构早就赚够离场了,留下散户对着套牢的股票发呆。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股市还在,散户敢死队、机构督战队的戏码就会一直演下去,只可惜总有人看不清这个真相,非要往火坑里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