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30年为何对中国“手下留情”?奥巴马道出真相:中国选择了克制 美国这三十年没

万事浮华 2025-11-06 11:23:15

美30年为何对中国“手下留情”?奥巴马道出真相:中国选择了克制 美国这三十年没像收拾苏联、日本那样对中国下狠手,前总统奥巴马在《应许之地》里说得明白,核心就是中国选了克制。这种“不硬碰”的策略,硬是给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系垫了层缓冲垫,让美国想发火都找不到合适的由头,更别提全面围剿了。 先说说美国当年收拾苏联和日本多狠。 对付苏联时,就因为苏联到处搞扩张、抢地盘,在军事技术上跟美国硬拼,美国直接拉着盟友搞技术封锁,连跟军备沾边的技术零出口,最后硬是把苏联拖垮了。 收拾日本更直接,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抢了美国饭碗,美国立马抡起贸易大棒,又是制裁又是逼签协议,硬生生把日本的优势产业按了下去。 这俩都是因为没忍住,跟美国硬碰硬,才落了个被打压的下场。 再看中国,这三十年受的气可不少,但每次都忍了下来。 1993年“银河号”事件,美国说船上有违禁品,二话不说就关了GPS,把船困在公海三周,船员快断粮了都不让走,最后查了半天啥也没有,这明摆着欺负人,换做别的国家,早就跟美国翻脸了,可中国没那么干,靠外交谈判解决了问题。 1999年更过分,美国导弹直接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3个同胞没了性命,全国人民都愤怒了,但中国还是压着怒火谈赔偿、要说法,没搞军事对抗。 2001年南海撞机,飞行员王伟牺牲,美国侦察机还降在咱们地盘上,最后也是逼着美国道歉了事,没让冲突升级。 这些事要是放在苏联身上,估计早就派军舰对峙了;搁日本那儿,也得在贸易上跟美国对着干。 可中国知道,当时咱们实力还弱,真闹起来,美国正好有借口全面打压,改革开放的好局面就可能毁了。 邓小平当年说的“韬光养晦”,就是这个理儿——闷头搞发展,不跟人硬碰硬,等自己强了再说。 2008年金融危机那回,更能看出中国的克制多明智,当时华尔街一片哀嚎,美国银行倒闭一大堆,经济眼看就要崩了。 这时候中国要是落井下石,比如抛掉手里的美国国债,美国经济说不定真就垮了。 但中国没那么做,反而推出了四万亿的一揽子计划,既稳了自己的经济,也帮全球市场回了血。温总理当时跑遍基层调研,政策都是实打实帮企业、促发展的,没半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美国那时候正焦头烂额,见中国不仅没添乱,还帮了忙,哪还好意思翻脸?要是这时候中国瞎折腾,美国肯定会联合盟友一起围剿,咱们哪有后来的发展机会? 奥巴马在回忆录里说得明白,中国这种“不挑事”的态度,让美国没理由下死手。 他当总统那几年,美国刚从危机里爬出来,国内一堆烂摊子,中东还在打仗,根本没精力跟中国全面对抗。 而中国呢,2010年GDP超了日本成世界第二,也没到处炫耀,反而继续跟美国做生意,买国债、搞合作。 中美贸易额从80年代的20多亿,涨到2008年的3000多亿,美国企业在华赚得盆满钵满,真要全面打压中国,美国自己的企业首先不答应。 有人说中国的克制是软弱,这纯粹是不懂事。中国的克制从来都有底线,不是无原则退让。 当年朝鲜战争,美国越过三八线逼到鸭绿江,咱们直接出兵抗美援朝,打得美国签了停战协议;中印边境冲突,印度先挑事,咱们也是果断反击,打完就撤,不占人地盘。 这说明中国不是怕事,是不惹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翻脸。这种“有底线的克制”,才让美国摸不准下手的时机,总不能平白无故就发动全面围剿吧? 反观苏联和日本,就是没把握好这个度,苏联当年跟美国搞军备竞赛,到处输出意识形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美国不打它打谁? 日本80年代经济一好就飘了,扬言要“买下美国”,在半导体产业跟美国硬刚,结果被美国收拾得服服帖帖。 中国吸取了这些教训,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干实事,这三十年,咱们不搞扩张,不抢地盘,一门心思搞经济、建高铁、搞基建,GDP从1979年的1780亿美元涨到2017年的12万亿美元,这才是真本事。 美国其实一直想遏制中国,这些年也搞了不少小动作,比如拉着“五眼联盟”排挤华为,在南海挑事。 但因为中国一直保持克制,没给美国找到全面动手的借口,加上中美经济绑得太紧,真打起来美国自己也吃亏,所以才没像收拾苏联、日本那样下狠手。奥巴马看懂了这一点,才在回忆录里点出真相。 说到底,中国的克制不是怂,是大智慧。这三十年要是没这份定力,跟美国硬碰硬,早就被拖进冲突的泥潭,哪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现在咱们实力强了,但还是没飘,该合作的地方继续合作,该坚持的底线绝不退让。这种清醒和克制,才是中国能稳步崛起的关键,也让美国想打压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奥巴马的新书,95次提到中国 北晚在线“赞赏中国在面对挑衅时保持克制”!

0 阅读:0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