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大事发生! 台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

古今知夏 2025-11-06 10:59:19

又有大事发生! 台当局副领导人萧美琴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b 21项目最新进展!原定2024年投产的Fab 21项目,现在已经调整到2025年了! 更夸张的是,投资额从 120 亿美元一路飙到 400 亿美元。这哪里是项目升级,分明是一场越陷越深的 “烧钱自救” 之前外界都被 “美台合作共赢” 的话术骗了,以为工厂建得顺风顺水,实则早已乱象丛生。最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给的补贴居然藏着 “陷阱”。 原本承诺的 66 亿美元直接拨款,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说变就变,要改成股权投资。英特尔已经先被稀释了 9.9% 的股权,台积电要是接了这 “好处”,以后企业说了算的恐怕就不是自己了,这才急着评估要不要退回补贴。 钱的麻烦还没理清,材料卡脖子的难题又找上门。芯片制造离不开高纯稀土,可台积电美国工厂的稀土库存,撑死了也就够 30 天。 5 纳米制程要用的镧,纯度得达到 99.999%,抛光用的铈粉颗粒还得均匀到极致,这些 “高精尖材料” 美国自己根本造不出来。加州那座矿就算拿了国防部补贴扩产,提纯率也才不到 10%,最后还得把精矿运到江西加工,再绕地球一圈运回美国。 最要命的是,大陆 2025 年实施的稀土出口新规,刚好卡在台积电芯片的镧含量上,申请许可得等 60 天,库存早就见底了。 人才缺口更是把项目逼到了绝境。美国半导体行业到 2030 年要缺 6.8 万个岗位,台积电这座工厂原定招 2000 名工程师,年中才凑齐 800 人,真正懂核心技术的连 100 个都不到。 没办法,只能从台湾急调近 500 名工程师跨洋支援,这些人既要调试设备、理顺工序,还得应付当地工会的质疑。才半年时间,就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扛不住撤了回来,没人干活,项目只能跟着拖。 再说,台积电在台湾建一座晶圆厂,30 个月就能投产,可美国这座工厂从动工到计划投产,已经耗了四年,还累计亏了近 90 亿人民币。 成本比台湾高 50% 以上不说,产能利用率才 45%,相当于一半的设备都在晒太阳。张忠谋早就说过这是 “昂贵的徒劳之举”,现在看来真是一点没说错。 台积电也不是完全被动,暗地里早留了一手。美国工厂号称要量产 3 纳米制程,可比台湾本土晚了整整两年,说白了就是把成熟的 “旧技术” 拿过去应付。 真正最先进的 2 纳米制程,台积电明明白白放在高雄和新竹优先量产,美国工厂永远慢半拍。这种 “技术留一手”,就是看透了美国想抢核心技术的心思,没把家底全交出去。 夹在中美之间的台积电,日子更是难上加难。美国要求拿了补贴的企业,10 年内不能在大陆扩产先进制程超 5%,可大陆市场占了台积电全球营收的 60%,这不是逼着它放弃大块蛋糕吗? 而大陆的稀土管制又掐住了它的供应链,两边施压下,连给苹果代工的 A19 芯片都延迟交货,苹果亏了 20 亿美元,台积电自己也得赔 3.2 亿美元。 这场轰轰烈烈的产业迁移,从一开始就没按商业逻辑走。美国砸 520 亿美元补贴,不是真的想帮台积电,而是想把核心制造能力抢到手;台当局上蹿下跳推动,无非是想把经济绑上 “台独” 战车; 台积电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烧钱,生怕得罪任何一方。400 亿美元已经投进去了,想回头都难,可后续会不会再追加成本、能不能按时投产,谁心里都没底。 说到底,台积电的困境就是全球产业链被地缘政治搅乱的缩影。高端制造从来不是砸钱就能成的,得有人才、有技术、有完整的供应链配合。 美国以为靠补贴就能挖走产能,却忘了自己缺人才、缺材料、缺产业积累;“台独” 势力以为靠产业迁移就能找靠山,最终只会让台湾半导体产业失去根基。 这场看似风光的海外扩张,最后变成了各方角力下的 “烂摊子”。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平淡生活

平淡生活

2
2025-11-06 11:12

背靠大陆不好吗?非要去倒贴美国。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