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上加痛!云南昭通一村民家办丧事,为了接待宾客,借用隔壁家的院坝摆酒席,席间高约

逐梦行者孙 2025-11-06 08:10:52

痛上加痛!云南昭通一村民家办丧事,为了接待宾客,借用隔壁家的院坝摆酒席,席间高约三米长约十米的围墙轰然倒塌,将部分正在吃饭的宾客掩埋,众人七手八脚搬开碎裂的围墙,展开抢救,不幸的是六人当场死亡。 ​​这事儿发生在2025年9月10号傍晚,昭通昭阳区守望乡的村子里。办丧事的刘家借了邻居院坝,搭了块蓝色篷布挡雨,三桌人正热热闹闹吃席,谁也没料到死神藏在头顶的积水里。 那天昭通下了大半天雨,淅淅沥沥没停过,空气里又潮又凉。刘家老爷子刚走没几天,一家人本来就沉浸在悲痛里,想着乡里乡亲平时互相帮衬,办丧事总得把亲戚朋友招待好,自家院坝小站不开,就跟隔壁邻居商量着借了院坝。邻居也是实在人,一口就答应了,还主动帮忙搭篷布、搬桌椅,谁能想到好心借个地方,最后竟出了这么大的祸事。 当时三桌宾客正围着桌子吃饭,有人夹着菜还在安慰刘家儿女“节哀顺变”,有人端着酒杯互相劝着“多吃点,忙活这几天也累坏了”,桌上的腊肉、炖菜还冒着热气,碗筷碰撞的叮当声、说话声混在一起,透着农村办席特有的热闹。谁也没注意到,头顶的蓝色篷布因为长时间淋雨,积了一大片水,沉甸甸地压在篷布架子上,而架子刚好靠着邻居家那道三米高、十米长的老围墙。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跟打雷似的震得人耳朵发懵。正在吃饭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铺天盖地的砖石、泥土埋了下去。原本热热闹闹的席面瞬间乱作一团,没被埋住的人吓得魂飞魄散,尖叫声、哭喊声一下子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墙倒了!快救人啊!”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在场的人才如梦初醒,不管是刘家的人还是其他宾客,全都扑了上去,徒手搬起碎砖头、撬开断木头,指甲缝里都磨出了血也顾不上擦。 有个参加酒席的大叔说,他当时刚起身想去盛碗汤,就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刚才还坐满人的桌子已经被围墙埋了大半,有人的胳膊露在外面,有人的呼救声越来越微弱。大家拼了命地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挖一秒,说不定就能多救一个人”。村里其他人听见动静,也都扛着锄头、拿着撬棍跑过来帮忙,雨水混着汗水、泪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急和恐慌。 可老天爷还是没留情,等把埋在下面的人都挖出来,六个乡亲已经没了呼吸。其中有两个是刘家的远房亲戚,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奔丧的,还有四个是同村的邻居,本来是来帮忙、送老人最后一程的,没想到却把自己的命也留在了这里。刘家儿女看着眼前的惨状,哭得瘫倒在地,一边是刚失去亲人的悲痛,一边是宾客遇难的愧疚,双重打击让他们几乎崩溃,嘴里不停念叨着“要是不借院坝就好了”“要是不摆这酒席就好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那道围墙已经建了二十多年,本来就有些老化,再加上连续降雨,墙体被雨水泡得松软,而篷布上积攒的大量雨水又给围墙加了额外的压力,最后才导致了坍塌。这事儿传到村里村外,大家都觉得心里发堵,农村人办红白事,图的就是个热闹、图的就是个人情往来,可谁能想到,一场本该寄托哀思、联络感情的酒席,会变成一场夺走六条人命的悲剧。 其实仔细想想,这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要是借院坝的时候,能仔细检查一下围墙的安全状况;要是搭篷布的时候,能考虑到积水问题,及时清理或者换个更稳固的搭建方式;要是办席的时候,能稍微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安全,说不定就能躲过这场灾难。可现实没有如果,一时的疏忽,就让六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这样的代价实在太沉重了。 农村办红白事的习俗由来已久,大家讲究“礼尚往来”“热热闹闹”,但热闹和人情不能以安全为代价。不管是借场地、搭设施,还是组织宾客就餐,安全都应该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老旧房屋、围墙这些设施,平时可能看着没问题,一旦遇到降雨、大风等天气,就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主办方能多一份细心,多一次检查,就能给大家多一份保障。 六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留在了那个下雨的傍晚,留给家人的是一辈子都抹不去的伤痛。这起悲剧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安全无小事,不管是办大事还是办小事,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安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逐梦行者孙

逐梦行者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