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谭静怡 今年第20号台风“卡尔梅基”于11月4日凌晨登陆菲律宾南莱特省后,以持续风速每小时130公里、阵风每小时180公里的威力席卷中部维萨亚斯群岛,引发了创纪录的暴雨和洪水。截至到今天上午,已造成至少66人死亡、26人失踪,超70万人受灾,34万民众被迫转移至安置中心。 这场台风的破坏力远超预期——在重灾区宿务省,24小时降雨量高达183毫米,是当地月均降水量的1.4倍,洪水淹没了城镇、冲毁房屋,部分区域水位涨至3米,居民被迫爬上屋顶避难。 宿务省省长帕梅拉·巴里库阿特罗表示,“本以为强风是威胁,没想到洪水才是致命元凶”——该省49人遇难,其中包括两名儿童,多数死于溺水,也有人被倒树砸中或触电身亡。28岁的宿务居民唐·德尔·罗萨里奥回忆称:“凌晨4点水位就失控了,我在这里生活了28年,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洪水。” 一场救援悲剧让灾情雪上加霜:菲律宾空军一架救援直升机在棉兰老岛执行救灾任务时坠毁,机上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军方表示,该直升机正前往武端市参与灾情评估,坠机原因仍在调查中。 实际上,宿务省此前刚刚遭遇6.9级地震,数百名灾民仍住在临时帐篷中,此次台风迫使他们再次紧急转移。而旅游胜地锡亚高岛因强风全岛停电,全国超186个航班取消、3500名旅客滞留,交通与通讯大面积中断。 菲律宾民防署表示,政府已提前疏散近40万人,并发放价值约1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但洪水与杂物堆积导致救援行动推进缓慢。气象部门警告称,“卡尔梅基”正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动,穿过巴拉望省后将进入南海并可能再度增强,后续还需警惕次生灾害。 作为全球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家之一,菲律宾年均遭遇约20场台风。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加剧了风暴强度——温暖的海水使台风迅速增强,大气含水量增加则放大了降雨的破坏力。 目前,灾区已启动道路清理与灾后安置工作,但幸存者仍面临食物、饮水与药品短缺的困境。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