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美国联邦政府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追平美国史上最长“停摆”纪录。这场僵局核心是民主、共和两党在医保福利支出等问题上互不让步,导致参议院此前13次投票都未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今天还将进行第14轮尝试。 35天的停摆,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无数美国人实实在在的生存难题。约75万联邦雇员被强制休假,还有数十万人得顶着压力无薪上班。 42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一下子悬了。“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资金已经告急,就算动用应急款也只能发一半,有些州的救助金还得等上好几个月。 两党争的就是医保那本账。民主党想延续现有的医疗补贴政策,共和党却一口回绝谈判,2200万参保人正面临保费实打实暴涨的风险。 13次投票下来,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共和党提的法案里压根没算医保资金,民主党直接投了否决票,60票的通过门槛,成了迈不过去的死结。 经济正在一点点失血。据安永测算,停摆每多一周,经济就得多损失约70亿美元,这一个月下来,损失早超了280亿。 机场早就乱了套。1.3万名空管得无薪在岗,请假的人越来越多,截至10月9日,已经有超2万架次航班延误。 联邦雇员被逼得没法子,不少人只能偷偷开网约车、送外卖,就为凑齐房贷——毕竟薪水已经拖了一个多月没发。 国家公园成了没人管的“弃子”。每天光门票收入就少100万美元,周边的商户更惨,单日损失直接飙到7700万美元。 能源项目也被卡住了。223个项目被按下暂停键,75.6亿美元资金冻在账户里,不少州的绿色能源发展直接陷进停滞。 最刺眼的还是两党那副态度。共和党那边甚至说,要让民众“真切体会到压力”——这哪里是执政,分明是把民生当谈判的筹码。 第14轮投票要开始了。可明眼人都清楚,党派利益永远比民众的需求排得更靠前。 从1976年算到现在,这已经是第21次政府停摆了。平均每两年多就闹这么一回,所谓的民主,早成了内耗的工具。 CBO早就预警过,这些损失里有30%是永远追不回来的——就像那些被耽误的民生,再也补不回来了。 那些无薪上班的空管、等着救济粮的家庭、开不了门的商户,全成了两党争斗的牺牲品。 所谓超级大国的体面,早碎得一地都是。光鲜表象背后,藏着无数家庭的焦虑和绝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政府停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