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很多人不知道,

红楼背疏影 2025-11-04 14:22:40

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与巴拉圭的关联早在1957年就已开启,比不少建交国的渊源都深。上世纪六十年代,巴拉圭的棉花、大豆就通过第三国转口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农机、化肥也悄悄走进了巴拉圭的农场。 即便没有外交名分,双方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不足3亿美元,一路飙升到2024年的近80亿美元,中国连续八年都是巴拉圭第二大贸易伙伴。 更有意思的是,巴拉圭近九成的民众都盼着和中国建交。2025年10月的民调显示,58.3%的巴拉圭人认为对华建交“非常重要”,29.8%的人觉得“较为重要”,只有5.6%的人对中国有负面看法。 就连他们的议员团都主动跑到北京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众议院副议长梅萨直言:“不能继续忽视14亿人的大市场”。 但巴拉圭政府却偏要背道而驰。明明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化工原料支撑了其工业发展,明明中国市场能消化其过剩的农产品,却转头抱紧台湾当局的大腿。 更讽刺的是,与台当局所谓“邦交”近70年,巴拉圭没拿到多少实际好处,反而要靠中国的间接投资改善基础设施。这种一边赚中国钱、一边拆中国台的操作,比立陶宛当年的行径更让人不齿。 巴拉圭总统培尼亚上台后,画风突变。2024年刚当选,就放出风要让台湾在当地投资半导体,还接待了台北驻巴拉圭代表和台湾业者,号称要把本国打造成“投资中心”。到了2025年,更是直接向赖清德发出访问邀请,明摆着要在台海问题上做文章。 这波操作的核心,其实是“以台谋利”的投机算计。巴拉圭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占GDP的22%,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外部投资和市场。培尼亚政府看透了赖清德急于通过“外事活动”刷存在感的心理,故意抛出橄榄枝,逼着台湾当局加码“援助”。 果不其然,台湾方面很快推出“荣邦计划”,组团带电信、人工智能产业赴巴拉圭考察,甚至要把半导体技术送上门。 可这根本就是笔亏本买卖。台湾前“经济部长”尹启铭直接戳破:“巴拉圭既没半导体人才,也没下游市场,纯属瞎折腾”。国民党“立委”王鸿薇更是痛批,这就是赖清德为了个人政治目的,把台湾的“护岛神山”当“伴手礼”送人。 说白了,巴拉圭想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投资,而赖清德想要的是“台独”分裂的虚假声势,双方各取所需,却把中国的核心利益当儿戏。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影子。第47任总统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一直想在拉美找棋子牵制中国。巴拉圭作为台湾在南美洲仅剩的“邦交国”,自然成了美方重点拉拢对象。 巴拉圭想学立陶宛搞“政治碰瓷”,却忘了立陶宛的前车之鉴。2021年,立陶宛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允许台湾当局设立“代表处”,一时间风光无限。 但很快,中国的反制措施落地:双边贸易额暴跌90%,多家立陶宛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原本谈好的投资项目全部搁浅。到2025年,立陶宛经济仍未恢复元气,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持续走低,成为欧洲的“边缘角色”。 再看其他拉美国家,凡是认清大势、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都赚得盆满钵满。巴拿马2017年与中国建交后,科隆自贸区对中贸易额三年翻了一番,中国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增长300%; 多米尼加2018年建交后,中国不仅加大了对其农业投资,还帮其建设了多条公路和医院,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这些国家用实际经历证明,和中国合作才是正道,搞“台独”投机纯属自寻死路。 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都将遭到坚决反制。巴拉圭远在南美洲,既没有与中国抗衡的军事实力,也没有靠谱的盟友支撑,一旦真的突破红线,失去的将是14亿人的大市场和长期稳定的合作环境。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很明确。目前全球182个国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多次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巴拉圭的反常操作,不仅遭到拉美多国批评,就连美国的盟友都不认同——G7峰会上,没有国家愿意附和巴拉圭的涉台主张,毕竟没人想为了一个远在南美的小国,得罪中国这个重要的贸易伙伴。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看人脸色的国家。针对巴拉圭的错误行径,中方已经采取了必要措施:暂停部分农产品进口关税减免,推迟双边经贸磋商,明确告知巴拉圭企业“涉台即失华”。 这些措施既不是“武力威胁”,也不是“经济制裁”,而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正当之举,是对分裂势力和投机分子的明确警告。 说到底,巴拉圭邀请赖清德访问,本质上是一场短视的政治赌博。68年的民间情谊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政客的地缘算计面前被弃如敝履。 但历史终将证明,任何分裂中国的企图都注定失败,任何想靠反华谋利的国家都将自食恶果。如果巴拉圭执迷不悟,继续沿着立陶宛的老路走下去,等待它的必将是孤立无援和经济衰退。 对此,你们怎么看?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