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刚结束,全球舆论都在扒谈判桌上的筹码,可有个扎眼的事实,没人敢明说:俄罗

桉闻通史 2025-11-04 10:30:32

中美会晤刚结束,全球舆论都在扒谈判桌上的筹码,可有个扎眼的事实,没人敢明说:俄罗斯连会场的边都没挨着。前几年还总有人喊“中美俄三足鼎立”,现在再看这说法,简直像个,经济账一扒,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GDP数字往那一摆,所谓的三足鼎立,压根就是自欺欺人。2025年全球经济体量排名里,中美稳稳占据前两位,GDP都奔着二十万亿美元去了,而俄罗斯才1.8万亿美元,连意大利都比不上,只排到全球第11位。   这还不是最惨的,美西方几轮制裁下来,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早就被薅得只剩骨架,能源出口占GDP的比重常年维持在35%以上,石油、天然气成了唯一的救命钱。   想想二十年前可不是这样。2008年油价飙升那阵,俄罗斯GDP一度冲到全球第八,手里有钱腰杆也硬,又是搞苏-57战机,又是建北溪管道,甚至敢跟美国在叙利亚掰手腕。   那时候普京还说要“重振苏联荣光”,结果荣光没见着,先把自己作成了资源依赖型经济。现在倒好,北溪管道被炸了,欧洲买家跑了,只能折价把油气卖给亚洲,这哪是大国产业,分明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制裁这把刀,早把俄罗斯的工业底子剁烂了。就说汽车产业,当年苏联的拉达汽车好歹还能造个壳子,现在呢?西方企业撤资后,俄罗斯连汽车芯片都搞不定,新车产量暴跌70%。   中国车企倒是进去填过坑,结果普京政府转头就提高报废税,把中国车的价格优势干没了,可本土的拉达车还是老掉牙的技术,连个像样的安全气囊都配不齐。更讽刺的是,现在俄罗斯市面上的洗衣机、冰箱,十台有八台是中国造,自己的家电厂早被制裁逼得停产了。   军事上更别提了,表面看核弹头数量还能跟中美叫板,可常规军力早就露了怯。去年黑海舰队的护卫舰被无人机炸沉,闹得全球笑话,不是俄军不拼命,是真没装备可用。   俄罗斯全年军费才800亿美元,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连造新航母的钱都凑不齐,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修了八年还在船厂趴窝。所谓的“军事强国”,如今全靠苏联留下的核弹撑场面,要是没这堆蘑菇弹,估计早成了西方砧板上的肉。   最尴尬的是,现在俄罗斯连“资源牌”都快打不动了。以前还能靠切断天然气拿捏欧洲,现在欧洲找着替代能源,俄罗斯只能反过来求中国买更多石油。   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看着挺风光,可仔细算笔账,俄罗斯卖给中国的石油比国际价低15%,等于靠着让利换市场。   中美会晤谈的是芯片制程、新能源产业链、全球供应链重构,这些话题里,俄罗斯连个插嘴的份都没有,只能当个安静的资源供应商。   前几年俄罗斯还总想着搞“多极化”,拉着印度、巴西搞金砖扩容,结果真到了中美博弈的核心场,压根没人把它当回事。   这次中美谈气候变化,俄罗斯的森林碳汇资源明明能派上用场,可愣是没被邀请参与细则谈判;谈全球公共卫生,俄罗斯连疫苗生产线都得靠中国帮忙建,更别提话语权了。所谓的“大国地位”,现在只剩下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可这票除了偶尔刷下存在感,根本换不来实际利益。   那些早年吹“俄罗斯能制衡中美”的人,现在估计都闭了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从来没错过,一个连自己家制造业都保不住、靠卖资源苟活的国家,怎么可能跟中美站在同一桌谈判?以前俄罗斯还能靠军事影响力在中东、中亚刷存在感,现在叙利亚的驻军得靠伊朗接济,中亚国家转头跟中国签自贸协定,连传统势力范围都守不住了。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心态,明明已经力不从心,还死要面子。前段时间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俄罗斯嘴上说支持,却迟迟不肯加入具体项目,怕被人看成“中国的附庸”。可转头就跟中国签了天然气长期供货合同,把能源命脉绑在中国身上。这种又想端着架子又要靠人接济的矛盾,恰恰暴露了它的尴尬处境。   中美会晤像面照妖镜,照出了谁才是真正的玩家,谁只是凑数的观众。俄罗斯现在的处境,说穿了就是自己作的。当年放弃产业升级机会,一门心思靠卖资源赚钱,被制裁后又没本事破局,只能抱着核弹遗产过日子。以前还能靠中美博弈找平衡,现在中美都懒得把它当对手,只把它当成个需要小心应对的资源方。   说到底,大国地位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得有拿得出手的产业、抗得住打的经济、跟得上时代的科技。俄罗斯手里的牌就剩资源和核弹,可这两张牌在全球化的今天,早就撑不起大国的架子了。那些还在幻想“三足鼎立”的人,不如看看俄罗斯超市里的中国家电、马路上的老旧拉达车,这些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说明问题。   你觉得俄罗斯还有机会翻身吗?是能靠能源转型重新崛起,还是会彻底沦为资源附庸?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