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中方和韩国正式宣布了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兑70万亿韩元,有效期五年。 这事儿看似高大上,其实就像两家邻居互相给对方一把备用钥匙,万一谁家急需用钱,能马上换点对方货币应应急,关键时刻能稳住金融市场不乱套  这可不是随便涨的!2011年续签才3600亿,现在直接加到4000亿,有效期还拉长到五年,摆明了两边都想把合作绑得更紧 。 韩国比谁都算得清这笔账,中国是它连续2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半导体出口63%都靠中国市场,之前硬刚亏出400亿逆差的教训,早让它认清了现实。 这事儿最实在的好处,是给企业和咱们省真金白银。中韩2024年贸易额3280.8亿美元,以前换美元结算,手续费加汇率波动得被“薅两层羊毛”。 现在有了首尔清算行铺路,75%的交易直接用人民币和韩元结算,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占比都冲到10.65%了,十年翻了十倍还多。三星、现代省钱了,咱们买韩国护肤品、汽车,说不定也能跟着享实惠。 更关键的是,这是对去美元化的精准发力。现在全球央行都在囤黄金避风险,连续三年年购金超千吨,就是不想再被美元牵着鼻子走。 中国早和32个国家签了类似协议,境外央行用掉的人民币都有806亿,再加上CIPS系统都覆盖187个国家了,近三年业务金额增速达30%,人民币支付越来越顺。 韩国跟着搭车太聪明了,既稳住了对华贸易的基本盘,又能避开美元波动的坑。这哪是简单的货币合作?是两国绑在一起抗风险,更是给全球货币秩序提供新选择。 现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戏份越来越重,你觉得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国家跟进?咱们生活里还能遇到哪些人民币国际化的小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