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11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俄军

河畔小憩的旅者 2025-11-03 22:21:07

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11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俄军继续在顿涅茨克地区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打击被围乌军。乌克兰国防部前副部长维塔利·杰伊涅加在社交媒体证实,乌军已失去红军城及邻近的米尔诺赫拉德的控制权。 这座战前约6万人口的小城,是顿涅茨克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五条铁路和三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既是乌军东线后勤补给核心,也是顿巴斯防线的关键支点。对俄军而言,拿下这里就能打通向北推进的通道,直指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两座乌军控制的大城市。 此前双方围绕战局的说法一直存在分歧。俄军曾宣称包围约5000名乌军,并多次击退其突围尝试;乌军起初否认被围,仅承认局势紧张,直到前副部长公开证实失守,这场持续多日的信息博弈才告一段落。 俄军能拿下这座重镇,采用了“围三缺一”的经典战术。他们从东、南、西南三面包围城池,仅在西南方向留下约15公里缺口,实则布设伏击圈,引诱乌军突围或增援时予以打击,有效减少了巷战伤亡。 乌军的失守早有征兆。夏季反攻失败后,兵源和装备缺口持续扩大,守城兵力从最初的4万缩水至不足5000人,与俄军兵力差距达到1比8。欧洲军援下半年下降逾四成,弹药告急,只能靠无人机运送少量物资维持。 战场的残酷超出想象。城区80%的基础设施被摧毁,近一半地区断电,能源设施几乎无法修复。原本4.8万居民如今仅剩1.3万人留守,断水断粮是常态,伤员因药品告罄只能在地板上硬扛。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胜利虽有收获,但也付出了代价。为围困红军城,俄军投入约16万兵力,导致其他战线兵力紧张,推进乏力。持续的攻城战也消耗了大量弹药,其炮弹供应密度已从每天3000发降至1500发。 乌克兰失去的不仅是一座城池,更是东线防御的重要屏障。后勤补给线被切断后,顿涅茨克地区的乌军面临更大压力,整条防线可能被迫后撤。不过有意思的是,失守反而激活了西方援助,美国加急批了新一批援助,欧洲多国也承诺提供长期支持。 俄军目前已控制城区七成以上面积,正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清理残敌。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经过反复排查,工兵同步清理地雷和爆炸物,为后续驻守做准备。 这场争夺战本质上是一场消耗战。乌军虽丢了城,却成功牵制俄军11万主力,为其他战线的调整争取了时间;俄军虽占领城池,却需分兵驻守,战略机动能力受到限制。 战争的苦难终还是由平民承受。那些来不及撤离的居民,只能躲藏在地下室躲避炮火,曾经的家园变成废墟,无论是俄语还是乌克兰语居民,都在战火中艰难求生。 从整个战局来看,红军城的失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乌军防线出现缺口,俄军可能借机扩大攻势,而西方援助的加码又可能让冲突进一步升级,俄乌僵持的局面或许将迎来新的变化。 值得深思的是,这座小城的反复争夺,背后是双方战略意志与资源的持续比拼。胜利的代价往往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无论战局走向如何,和平始终是更珍贵的期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河畔小憩的旅者

河畔小憩的旅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