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终于下台了!这消息看得人心里痛快,但痛快完了一琢磨,不对劲啊,他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可当初硬抢中国安世半导体留下的烂摊子,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这可不是小事,安世是中国闻泰科技花了330亿真金白银收购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汽车芯片的顶梁柱,斯霍夫一个看守政府居然敢越权动手,这笔账该由荷兰政府来算,还是找这个人来赔呢?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要知道在年6月,他的执政联盟就已经散了伙,内阁变成看守政府,按荷兰宪法规定,这种过渡政府只能处理日常琐事,根本没资格做任何有争议的重大决策。 可就是这个连完整执政资格都没有的临时班子,居然在9月30日突然动了手,搬出1952年冷战时期的《物资可得法》,直接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运营主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期限一给就是一年。 要知道这可是一部70年都没人用过的战时法律,而且他的动作快得邪乎,10月1日就让三名外籍高管起诉罢免中方CEO张学政,6天后法庭就下了裁决,12日股权托管程序全走完,不到两周就把中方100%的控制权给剥了下来。 这效率高得根本不像正常行政流程,分明是早有预谋的“合法抢劫”,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闻泰科技收购它的时候,是实打实通过了荷兰官方安全审查的,当时给的结论是“没实质风险”。 而且这几年在中资手里,安世的发展越来越好,闻泰科技10月13日的声明显示,近三年研发投入增长超150%,2024年新申请专利110件,是之前几年的总和,毛利率从25%飙升到42.4%,还还清了所有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 它在荷兰、德国、英国都有研发中心,雇了几千当地员工,五年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为全球汽车、能源行业提供不可替代的成熟制程芯片。 这样的优质企业,怎么突然就成了“安全威胁”? 其实美国6月就给荷兰摊了牌,要求换掉安世的中国籍CEO,不然就不批ASML的出口豁免资格,9月29日美国刚扩大制裁范围,第二天荷兰就动手,24小时的时间差,很难说不是在配合美国。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文件都能证实,美方早就提了换帅要求,斯霍夫这分明是拿中国企业的资产,给美国交投名状。 更让人不齿的是,斯霍夫他知道自己看守政府的位子坐不长,10月29日大选后就得走人,所在的自民党支持率一路下滑,干脆打“反华牌”赌一把,既能讨好美国,又能在国内刷“国家安全”存在感,反正自己拍完屁股就走,烂摊子自有新政府收拾。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中国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10月4日商务部直接公告,不准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这一下就掐住了要害。 因为安世近八成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基地扛着全球七成的芯片封装测试业务,荷兰总部离了中国工厂的协作,就是个空架子。 结果不出所料,德国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停了高尔夫和途观生产线,本田墨西哥工厂跟着停产,欧洲汽车业每个月损失超200亿欧元。 更狠的是稀土管控加码,含0.1%以上中国稀土的产品都要审批,这下连荷兰的宝贝疙瘩ASML都慌了,他们的光刻机根本离不开稀土材料,这才知道中国在产业链里的分量,不是随便能替代的。 现在斯霍夫倒是潇洒离任了,可烂摊子总得有人收拾,荷兰新政府还在组阁扯皮,六六民主党得联合四个政党才能掌权,没几个月根本动不起来,可安世的危机等不起,每一天都在烧钱。 最讽刺的是,按荷兰政体,看守政府居然不用对这种危机承担主要责任,斯霍夫就能这么全身而退,这制度漏洞简直是为投机政客量身定做的。 但这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首先荷兰政府必须认账,斯霍夫再怎么越权,也是以政府名义下的指令,动用的是国家机器,依据的是国家法律,新政府没理由把责任推给前任个人。 闻泰科技声明里已经说得很清楚,要通过法律和外交途径要求撤销错误指令、停止歧视性待遇,这钱必须追回来。 而且斯霍夫个人也不能置身事外,他明知越权还故意为之,本质是拿国家信誉赌自己的政治前途,荷兰议会该好好查查,这里面有没有利益交换,是不是拿企业资产换了美国的好处。 这事也给所有想跟着美国打压中国企业的国家提了个醒:中国企业的资产不是想抢就能抢的,所谓的“安全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最后只会反噬自己。 荷兰现在信誉扫地,以后谁还敢放心把钱投到一个,能随便没收外资资产的国家,斯霍夫以为自己干了件“政治正确”的大事,其实是砸了荷兰的金字招牌。 说白了,斯霍夫的下台只是个开始,并不是结束,330亿真金白银不能白白被抢,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随意被践踏。 荷兰政府要么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撤销所有不当指令,赔偿中方损失,要么就接着承受产业阵痛和信誉崩塌的后果。 别以为换个首相就能翻篇,中国企业维权的决心摆在这里,国际法和商业规则也不是摆设,这笔账迟早要算清楚。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