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官威啊!”山西大同,女生在校门口买吃的,工作人员将其电动车钥匙拿走!女生哭着求工作人员还给自己,工作人员却说:“看我给不给你……”网友:学校的工作人员,有抢夺学生财物的权力了吗? (来源:中安在线) 事情发生在大同市第四中学门口,女生因为肚子饿了,买了根淀粉肠填填肚子,谁能想到,这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却惹来了大麻烦。 当时,工作人员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冲上去,把女生的电动车钥匙和家门钥匙一股脑儿地拿走了。 女生攥着没吃完的淀粉肠,眼泪唰地就下来了。那根五块钱的肠还冒着热气,咬过的地方留着浅浅的牙印,可她哪还有心思吃?手里空空的,钥匙被工作人员攥在掌心,像攥着什么天大的“罪证”。她一边抹眼泪一边小声哀求,说自己只是饿了,下次再也不敢了,能不能把钥匙还她——那可是回家的唯一凭证,电动车还停在路边,要是丢了或者被拖走,她一个学生根本没法交代。 可工作人员的态度比校门口的寒风还硬,眼皮都没抬一下,嘴里蹦出那句让人火大的“看我给不给你”。周围的摊贩和路过的家长都看傻了,有个卖煎饼的阿姨想上前劝两句,被工作人员一个眼刀怼了回去:“学校的事,少管!”这哪是管理,分明是借着“工作”的名义耍威风! 后来有人把视频发到网上,评论区直接炸了锅。有网友说:“我家孩子也在四中上学,校门口的小吃摊确实该规范,但也不能这么欺负学生啊!”还有人翻出类似的事——去年邻市某中学,有学生在校门口买矿泉水,被保安没收了瓶子,理由是“影响校容”。这些工作人员好像忘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摆官威的“衙门”,学生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受气的! 更让人费解的是,就算学校有规定不能在校门口随意购买食品,初衷也是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和校园周边秩序,可执行起来怎么就变了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先提醒、再劝导,哪怕让学生把食品吃完再进校,也比直接抢钥匙强啊!这种不问缘由就夺人财物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民法典》里关于财产权的规定,更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那个女生哭着哀求的样子,得多无助?以后她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连正常买东西都心里发怵? 有家长算过一笔账,学生早上七点多到校,中午十二点放学,下午五点多下课,中间间隔五六个小时,饿了买个零食垫垫肚子,再正常不过。学校要是真为学生着想,完全可以在校园里设置便民售卖点,提供安全的食品,而不是用“堵”和“罚”的方式解决问题。退一步说,就算要管理,也得有边界感吧?钥匙是学生的私人财物,工作人员凭什么说拿就拿?这和抢夺有什么区别? 视频发酵后,大同四中回应说会调查处理,可网友们并不买账。大家要的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调查”,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改变这种“官本位”的管理思维,改变这种动辄欺负学生的工作方式。学校的工作人员,本质上是为师生服务的,不是手握“特权”的管理者。就像有位老教师说的:“教育的本质是爱与尊重,就算是管理,也得带着温度,不然怎么教学生尊重他人?” 想起小时候上学,校门口的保安大叔总是笑眯眯的,看到我们买零食,会提醒一句“少吃垃圾食品”,而不是没收;看到我们忘带钥匙,还会帮忙联系家长。同样是校园管理,差距怎么就这么大?现在有些工作人员,好像把“严格管理”和“耍官威”画了等号,觉得态度越硬、手段越狠,管理效果就越好,可他们忘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尤其是面对学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这件事看似是“一根淀粉肠引发的冲突”,实则暴露了部分校园管理中存在的简单粗暴、权力滥用的问题。学生的合法权益需要被尊重,校园管理也需要有边界、有温度。希望大同四中能真正重视这件事,给学生一个合理的交代,也给其他学校提个醒:管理不是“压制”,服务才是本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