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

萧兹探秘说 2025-11-03 10:57:01

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中国相关的重磅消息。这个举动,可能会改变中韩关系。 这所谓的重磅消息,压根不是要跟中国深化合作,而是李在明偷偷跟美国敲定了1500亿美元的造船合作,转头就自己官宣了,连个招呼都没跟中国打。这哪是通报情况,分明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逼着中韩关系跟着他的节奏走。 韩企已经开始真金白银地砸钱了。韩华海洋打头阵,先花1亿美元把美国费城造船厂买了下来。要知道这厂子1995年就倒闭了,愣是被他们从废墟里捡了回来,紧接着又砸50亿美元盖船坞、建码头,把40万平方米的场地改造成分段制造基地,连自动化设备都给配上了。有了带头的,现代、三星也赶紧跟上,一堆造船巨头扎堆往美国跑,那架势恨不得直接把生产线搬到美国本土,生怕晚了就分不到好处。 这笔钱也不是凭空来的,原本美韩谈了个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李在明折腾半天,把其中1500亿划出来当成了造船合作的专用基金,还定下每年最多投200亿的规矩,说是要帮韩国企业“进军美国市场”。代价呢?自然是换美国给点甜头,比如把韩国汽车关税从25%降到15%,给点飞机零部件、仿制药的零关税待遇,看着像赚了,实则把自己绑上了美国的战车。 可李在明忘了,韩国造船业的腰杆,一半是靠中国钢材撑起来的。去年韩国光从中国就买了104亿美元的钢铁,快占他们进口总量的一半了,这里面七成全用在了造船上。中国钢材比韩国本土的便宜15%还多,一吨能省好几百块,不管是韩华海洋这样的巨头,还是小造船厂,都离不开这成本优势。现在要跟美国绑死,麻烦就来了——美国早就放话,说中国钢材“产能过剩”,搞不好就要禁止造船用中国材料。 这一下韩国自己先乱了阵脚,钢铁界倒是开心,撺掇着政府给中国厚板加征近40%的反倾销税,可造船界差点跳起来骂街:本来就刚从低谷爬出来,现在原材料涨价,成本一上去,跟中国船企拼价格的底气都没了。要知道2024年中国造船订单占了全球74.7%,早就不是当年能随便拿捏的了,韩国这波操作简直是给自己断后路。 更耐人寻味的是,李在明搞这么大阵仗,连个提前沟通都没有。中韩造船业合作了这么多年,中国既是韩国的原材料供应商,也是重要的市场伙伴,现在他一声不吭就抱着美国大腿,把中韩关系当成跟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选择了,分明是在战略上选边站,把之前攒下的信任基础全抖搂光了。 美国那边倒是乐开花,特朗普都公开说要跟韩国合作“重建美国造船业”,还打算把核潜艇分段制造、LNG运输船订单都交给韩企做。可美国的好处从来不是白拿的,核心的核反应堆、武器系统还攥在自己手里,韩国不过是个代工的。李在明一门心思赌美国赢,却没算到中韩关系的账,真要是丢了中国的材料供应和市场,光靠美国那点订单,根本填不上造船业的窟窿。 这么一折腾,中韩之间原本顺畅的合作节奏被彻底打乱。以前谈钢材供应、船舶技术还能坐下来好好聊,现在人家先斩后奏跟第三方绑死,后续再想恢复信任可没那么容易。李在明这步险棋,看似换来了美国的短期关照,实则把韩国造船业架在了火上烤,也把中韩关系推到了十字路口,至于最后是赢是输,恐怕得等成本账单和外交反馈双双上门才见分晓。

0 阅读:1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