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

薛彤作琴 2025-11-03 10:33:38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打航母,那还要航母做什么? 这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毕竟咱们的 “反航母天团” 确实厉害。无侦 - 10 和无侦 - 7 组成的空中搭档,能在太平洋上空把航母编队的坐标钉死在指挥中心大屏上,17 分钟就能完成从发现到锁定的全过程,配合东风 - 100 这种 4 马赫速度的导弹,四千公里外就能实现精准打击。 更别说鹰击系列导弹构成的多层次打击网络,从 2000 公里外的远程奔袭到近海的收尾打击,一套组合拳下来确实让航母很难招架。 但要是真以为有了这些就不用航母,那可就把现代海战想简单了。咱们的航母从来不是单独行动的 “移动靶子”,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核心枢纽。 就像福建舰搭载的歼 - 35 和歼 - 15T,借着电磁弹射技术能满油满弹起飞,前者靠隐身夺取制空权,后者凭大载弹量执行反舰打击,这种搭配能控制半径 800 公里的海域和空域,相当于把一个中型空军基地直接搬到了海上。 没有航母提供的空中掩护,那些驱逐舰、护卫舰再先进,在敌方战机面前也得小心翼翼,更别说安心执行远洋任务了。 而且航母的作用远不止打打杀杀。咱们有 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超过 80% 的外贸货物靠海运,这些利益都需要实实在在的力量守护。 2024 年山东舰编队穿越宫古海峡去西太平洋训练,期间完成数十架次舰载机起降,这就是在展示突破岛链封锁的能力,有了这种存在,咱们的核潜艇才能更安全地进入远洋,战略威慑力自然就上来了。 要是光靠导弹,没法像航母这样长期在远海保持存在感,遇到亚丁湾护航或者海外撤侨这类事,总不能让导弹一直飘在海上当后盾吧。 造航母本身也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锤炼。一艘航母涉及船舶、航空、电子等上百个领域,数千家企业参与其中。 福建舰建造时突破的电磁弹射技术,现在已经开始反哺新能源汽车快充领域;航母用的高强度钢材,也应用到了大型桥梁和深海钻井平台上。这种技术溢出效应,可不是单纯造导弹能比的,能直接带动数十万就业岗位,培养一大批核心技术人才。 再说了,武器从来都是搭配着用才厉害。无人机和导弹负责精准打击,航母则负责掌控战场、持续存在,两者根本不是替代关系。 就像无侦 - 7 在两万米高空巡航时,要是有航母编队在附近,它就能得到更及时的支援和补给,持续 15 小时的侦查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到极致。反过来,航母编队也需要无人机提供的实时情报,才能让舰载机和护航舰艇的行动更有针对性,形成攻防一体的完整体系。 现在明白为啥又造反航母武器又造航母了吧?这就像打仗既要有矛也要有盾,还得有能指挥矛和盾的大脑,航母就是那个能把各种先进武器串起来的关键,让整个作战体系真正活起来、强起来。 信息来源:《大洋猎杀新纪元!中国双无侦合璧破航母,4000 公里外一剑封喉》

0 阅读:0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