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比较而言,上海、北京可以称为繁华的城市,东北的城市,现在的状况只能用“过气”的城市来形容一下。如果说曾经的繁华当然有,建国初期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都可以说是繁华的城市,繁华程度不次于上海、天津这样的存在,以至于当时的文件都要求,干部不要一心往“繁华”的城市挤,要深入坚苦的县城和农村开展工作,开辟根据地。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东北的城市都是相对繁华的,这种情况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达到了东北城市的顶峰。从六十年代末,“三线建设”开始,为了规避北方强大势力的威胁,分散保护工业生产能力,东北一大批工业企业、大学等机构,开始搬迁到贵州、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大量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同时随企业一同离开东北的城市,奔赴三线地区。至此,国家的经济重心,就基本上离开了东北。一直到九十年代,东南沿海开放后,一大批外企、私企和股份制企业建立起来,这些企业以高额薪水,又从东北的企业、大学,挖走了大批量的人才,包括技术人才、销售人才和熟练工人。从此东北的企业江河日下,很快就倒闭破产,工人下岗潮水般涌来,也是从此东北城市的繁华,一去不复返了。期间又有林业、矿业资源枯竭导致的衰退,尽管实施了几轮“东北振兴”,效果差强人意。所以,东北的城市,包括大连,现在只能在“老龄化”的浪潮下,艰难求生,“繁华”只是城市过往的青春回忆。
因为,相比较而言,上海、北京可以称为繁华的城市,东北的城市,现在的状况只能用“过
晓云之海
2025-11-03 06:38:31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