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个数据,差点把手机吓掉。 一瓶飞天茅台,就是那个硬通货,成本不到100块。 你没看错,高粱、小麦、水、人工、水电煤全算上,就这点儿。 但它一转身,出厂价就干到一千多。 再一转身,到你我饭桌上,奔着三千去了。 所以你说,咱喝的是啥? 肯定不是那点粮食和水啊。 喝的是“面子”,是“搞定了”的信号,是“够意思”的表达。 是那个能讲一晚上的品牌故事,是那个印在瓶子上的神秘代码,甚至连那根飘带的长度都得是17.5厘米,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玩意儿早就不是酒了。 它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心照不宣的“通行证”。 你说这叫不叫智商税? 也别这么说。能把一瓶水和粮食,卖成一种信仰,甚至卖成一种理财产品。 不得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