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千万不要被特朗普假象蒙蔽!美军已经开始大面积从欧洲撤军,并且集中力量部署

洞察观史 2025-11-01 18:55:45

[浮云]千万不要被特朗普假象蒙蔽!美军已经开始大面积从欧洲撤军,并且集中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区,在中国附近 美方口头上说这是“正常轮换”,但从各国防务官员的表态来看,这其实是一个信号:美国的战略重点,真的在离开欧洲。 这件事的根源要追溯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那时美国以“支持乌克兰、威慑俄罗斯”为名,把欧洲东翼当成临时前线,增派大批美军轮换驻扎。 罗马尼亚成了美军在东欧的重要基地,美国第101空降师的一个旅级作战队被派驻当地,人数一度超过1700人。如今,美国宣布这支部队要回国,不再轮换,这就是个转折点。 罗马尼亚官方虽然尽量淡化影响,但防长的话已经说明一切——“美国的全球重点,正在往印太地区移动。” 那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台湾问题、南海争端、朝鲜导弹试射、日韩防务协定……这一系列事件让华盛顿越来越警觉。 《华盛顿观察家报》就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将更加倾向“亚洲优先”,认为欧洲问题应由欧洲自己承担,而美国要集中资源在“真正威胁美国霸权的地方”。 美军在欧洲的存在不只是防御,更是一种政治象征:告诉盟友“我在这儿”。现在突然撤掉一部分人,就算只是一千来人,对北约东翼国家来说也像撤掉了一层安全感。 消息一出,欧洲媒体普遍担心这会造成所谓“安全真空”。《卫报》评论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调整,而是一场心理上的撤退。” 再看看美国国内的考虑。过去三年,美国在欧洲的军事花费飙升,但国内经济和债务问题也越来越重。国会多次辩论“是否值得为欧洲花这么多钱”。” 这话听起来像是政治口号,但这次撤军证明,他真的开始照这个思路办事。换句话说,美国要让北约国家多掏钱、多承担责任,而自己逐步从中抽身。 有人说,美国不可能彻底放弃欧洲,毕竟北约还在。没错,但撤军的象征意义太明显了——这不是完全离开,而是优先顺序的调整。 与此同时,美国在印太的军事动作正全面加码。美军在关岛增设导弹防御系统,在菲律宾恢复多个军事据点,在日本强化无人机编队,与澳大利亚共建核潜艇部队。这一连串操作拼在一起,已经能看出方向。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美国能否同时打两条战线?一边是俄乌冲突延烧,一边是印太博弈升温。对华盛顿来说,钱、人、装备都不够分配。特朗普政府显然认为,欧洲问题拖不起,印太才是“主战场”。 对我们来说,这场调整同样值得关注。美国将资源向印太地区倾斜,此等举动无疑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原本就复杂微妙的地区局势,恐因这一策略调整而愈发剑拔弩张,地缘竞争势必更趋紧张。 从南海到台湾海峡,从第一岛链到关岛,美军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强。美国国防部最新预算草案里,“印太防御计划”的投入首次超过欧洲安全预算。这不仅是数字变化,更代表美国全球战略的重新排序。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并不会彻底撤出欧洲,但这次动作告诉全世界:白宫真正的焦点,已经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从政治角度看,这是一种风险转移;从战略角度看,这是美国全球布局的一次再平衡。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美国削减驻军,“还是太操心中国了”)

0 阅读:1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