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

虎虎聊娱乐 2025-11-01 16:50:42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个国家就是苏联。 鸭绿江边,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动了整个东亚,谁料到,这场仗打下来,表面上美国吃亏最大,骨子里却有更大的输家在咬牙切齿。基辛格那双老辣的眼睛,看穿了冷战棋局的猫腻:中国站起来了,美国止步了,可苏联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粉碎。这里面,到底藏着啥门道?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上突然枪炮齐鸣,北朝鲜军队跨过三八线南下,美国一看机会来了,马上拉着联合国军插手,飞机坦克蜂拥而上,直奔鸭绿江边。东北工业基地眼瞅着要遭殃,党中央一合计,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这仗不是请客吃饭,是实打实的保家卫国。志愿军从1950年10月19日开始跨江,面对美军那先进装备,硬是靠着小米加步枪顶住了压力。五次战役下来,把战线稳稳拉回三八线附近。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美军司令克拉克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打赢的协议上签名的将军。这场仗,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志愿军牺牲近20万人,可换来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尊重。谁能想到,这里面还有大国博弈的深水区,基辛格就直戳要害,说中国是头号赢家,美国算个小输,苏联才是真栽跟头的那一个。 基辛格这人,研究中国几十年,他的书《论中国》里,对朝鲜战争的点评特别有嚼头。他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从冷战大局看问题。苏联那边,斯大林从头到尾玩的都是小聪明。开战前,他点头让金日成动手,本指望借朝鲜半岛拖住美国,让西方在欧洲分心,顺带捞点港口使用权,比如旅顺那块地。可仁川登陆一出,美军反扑得飞快,斯大林一看不对劲,立马缩了,不敢直接派兵过江。转头就给中国发电报,撺掇出兵,说这样能联手压住美国。   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是想让别人冲在前头,自己坐收渔利。中国真出兵了,苏联的援助来得慢,还全是二战老货。坦克飞机上阵,弹药补给得算贷款,利息一层层加,到最后欠了上百亿美元。志愿军在前线浴血,苏联后头却在算小账,这哪是兄弟支援,分明是坑人。基辛格看透了,斯大林这套把戏,本想让中国打完仗更离不开苏联,谁知适得其反。 而美国那边确实没讨到好。联合国军推进时气势汹汹,飞机天天轰炸,坦克横冲直撞,可志愿军一反击,美军就节节败退。长津湖战役,美第八集团军被围得狼狈不堪,伤亡惨重。到停战,美国阵亡36000多人,总伤亡超10万,军费砸进去540亿美元。克拉克签字时,脸上那叫一个铁青。这仗让美国在亚洲的野心碰了壁,杜鲁门政府国内压力山大,国会天天吵架。   战略上,美国不得不调整,把重心东移,建起日本韩国那套盟友圈子,防线拉得死死的。可话说回来,美国这输法,还算及时刹车,没让损失滚雪球。基辛格点明,美国虽败犹荣,它借机稳住了西太平洋的阵脚,没像苏联那样,丢了人心。相比之下,苏联的亏空才叫深。 从大国博弈看,这仗的启示到现在还管用。苏联输在太精明,算计来算计去,丢了道义。美国输了场仗,却学聪明了,调整策略。中国赢的不光是三八线,更是国家尊严和世界眼光。志愿军用鲜血铺的路,让新中国站稳脚跟,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基辛格这老外交家,晚年还念叨,说中国从这仗里学到,实力和智慧缺一不可。   搁今天看,冷战那套把戏早过时了,可大国间的心眼儿,还得警惕。苏联的教训摆在那,谁想当老大,就得真心实意帮兄弟,不能总想着占便宜。中国这些年,外交上讲平等互利,就是从这历史里吸的教训。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