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放话:中国不还清朝旧债就赖掉8600亿美债!中方反击让美傻眼。 美国整新活!这回不是关税、不是芯片,而是翻出了100多年前的旧账,说中国要是不还清清朝借的债,美国就要赖掉中国现在手里8600亿美元的美债。 中国一句话就把美国噎得说不出话来:拿清朝的剑,砍共和国的头,这逻辑也太魔幻了! 事情的起点,其实是一则看似“考古”实则带火药味的报道。 《华尔街日报》在2023年就开始炒作所谓“清朝旧债”,称1911年清政府为修建湖广铁路,向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借了150万英镑。 美媒说中国必须还这笔钱,还拿这个当理由,暗示美国可以“冻结”甚至“抵消”中国手中的8600亿美元美债。 特朗普回锅后,财政部长贝森特面对高额美债压力,正愁怎么甩锅,于是这笔清朝债务就被端上桌,成了“政治工具”。 这笔债,凭啥中国来还? 那笔150万英镑的贷款,是在列强压榨下签下的不平等条约。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确实偶有还款,但后续早已中断。 根据国际法,“新国不认旧账”是通行原则,特别是这种在外力威逼下达成的条约,根本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更别说,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新政权,跟清朝毫无继承关系。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文件早就明确:新国家有权拒绝前政权的不平等债务,这和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继承完全不同,中国对此的立场不光有法理依据,还有国际支持。 更妙的是,美国历史上自己就有一堆旧账没还清。 印第安人土地赔偿、黑奴三角贸易、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压榨……这些账单一旦翻开,美国恐怕要先给自己发个催款函。 面对美国这出“清宫债务剧”,中国直接来了个现实打击——抛售美债。 早在2023年,中国持有的美债就从最高点1.3万亿美元降到了7307亿美元,到了2025年,更是持续减持。 美债收益率飙升,投资者信心大跳水,过去美债是“全球最安全资产”,如今却成了“谁拿谁头疼”的烫手山芋。 不止如此,中国还把抛售美债玩出了新花样。 拿沙特举例,中沙之间直接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美债资产,既帮助沙特偿还对美贷款,又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一箭双雕。 这下,美国不光丢了债权,还拱手把全球金融控制权一点点让了出去。 特朗普政府硬是把赖账这事说成“战略转移”,可市场可不是傻子,美国的财政赤字已成系统性风险,靠“历史债务”转移焦点,只会加剧投资者疑虑。 中美三轮会谈一场比一场尴尬,中国代表李成钢态度硬朗,明确表示中国不背历史黑锅,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债务讹诈。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一边喊着“合作共赢”,一边在媒体上放风说“中国欠债不还”,前后矛盾得让人看不懂到底谁是谈判代表。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南海的问题上也频频碰壁,美军一架侦察机失事,特朗普竟然甩锅给“劣质油”。 这理由让外媒都忍不住调侃:“这锅甩得比油还滑”。 现实是,美国的区域影响力正在快速缩水,反观中国在中东、东南亚甚至非洲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强。 美国媒体此时跳出来炒旧债,怎么看都像是焦头烂额下的“转移视线”。 这不是对中国的法律追责,而是赤裸裸的政治讹诈。 其实,美国最怕的不是中国还不还旧债,而是中国“还手”还得太巧妙。 你说我欠债,我反手砸你债市;你想从历史找突破口,我从现实给你上课。 更关键的是,这场债务风波背后,暴露的是全球金融格局的深刻变化,美元霸权的根基正在动摇。 随着中国、沙特、阿联酋等国开始推进“去美元化”,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思考:是不是该另找一个更讲规则的合作伙伴? 特朗普政府还在沉溺于“美国优先”的旧梦,却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冷酷规则。 现在不是靠吓唬就能让别人买单的年代了,尤其是面对一个越来越强硬且有底气的中国。 这笔旧账,美国想用来吓人,但吓到的是自己。 如果说历史是照进现实的一束光,那这道光照出的是美国焦虑的影子。 拿清朝的债说事儿,不光没能压住中国,反而成了美国经济困境的放大镜。 中国用实际行动回应:我们不欠谁的历史情怀,也不怕谁的金融讹诈。 旧账不认,新账你也别想赖,中沙赢麻,美国崩塌,这不是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全球力量转移。 美国如果还想着靠“历史剧本”打现代牌,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边缘化。 与其纠结旧债,不如直面现实,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际合作,否则,最后“傻眼”的,只会是自己。 参考资料 杰富瑞: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 财联社 观察者网 国债债台高筑,美国财政部开通线上捐款,在线要钱 人民网 手握7679亿美国国债,中国出路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