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

霁雾阙任 2025-10-31 16:02:15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与中转路径,均需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并详细报备用途、用量及终端客户信息;二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口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要知道,稀土在科技产业里可是关键原料。     别看用量少,却是光刻机、芯片设备这些高端机器里不可或缺的“心脏材料”。     阿斯麦的EUV光刻机,一台机器要用几十公斤钕铁硼磁钢,稀土里的钕和镝能让设备实现超精密运动。     没有它,光刻机根本转不起来。     而检测系统里的铽镓石榴石晶体,也离不开稀土铽,它能稳定激光,全球几乎找不到替代品。     这次规定里最狠的一条,就是那“0.1%”的门槛。     不论你是荷兰自产还是从别的国家转手过来的光刻机,只要含一点点中国稀土,都得报备。     报什么?用途、用量、甚至最终客户都得写清楚。     意思很简单,别想着绕道采购,每一克稀土的去向都得在阳光下。     另一条“逐案审批”的规定,也让荷兰企业头疼。     现在14纳米工艺几乎是高端芯片的门槛,无论是手机、汽车芯片还是服务器,都离不开。     而这些设备的核心零件同样依赖稀土磁体。中方这一“逐案审”,相当于在高端设备出口口子上装了阀门,想卖?先说明白用在哪、卖给谁。     这步棋其实早有铺垫。     前段时间,荷兰政府以“供应链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中资背景的安世半导体。     这家公司可是欧洲功率半导体的重要供应商,荷兰这一出,明显是跟着美国在搞对华技术封锁。中国这次稀土新规,算是正面回应,你封我芯片,我就卡你材料。     新规生效后,阿斯麦的反应最明显。     有业内消息说,他们的光刻机交付时间可能延后两三个月,因为找不到替代的稀土来源。     而受影响的不止是阿斯麦,像台积电、三星这些芯片厂,甚至大众、宝马这些车企,也都得跟着受牵连。     没有芯片,汽车电子系统全得停工。     其实中国这步棋,并不是想“封别人”,而是划清规矩。     稀土是战略资源,不能被人拿去反过来制约自己。     以前中国一直出口开放,这次只是要知道稀土最后被用在哪,算是一次“可追溯管理”。     有人把这叫“稀土反击战”,但说到底,是对供应链公平的维护。     荷兰若真想让问题降温,恐怕得先解决安世半导体的那摊事儿。     否则再找什么替代稀土来源,都只是拖时间。     现在新规已开始执行,阿斯麦还在到处想办法。     但现实很残酷,中国掌握着全球七成以上的重稀土供应,短期内根本绕不开。     全球都该明白一点:供应链不是谁能卡谁的游戏。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9

用户10xxx29

1
2025-10-31 18:30

枪打出头鸟人,这鸟必须打痛打狠!欧洲荷兰,亚洲菲律宾。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