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后,特朗普展示第一个诚意 目前中美会晤已经结束,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最新消息,在回国的飞机上,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征收的“芬太尼关税”从20%降低至10%,并宣称稀土贸易问题“已经解决”,中国“不再设置障碍”。 中美会晤刚落幕,特朗普就在回国的专机上放出了动静,直接将外界关注的焦点拉到了经贸领域。这位向来习惯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政治人物,这次罕见松口,宣布把针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从20%砍到了10%,还特意强调稀土贸易问题“已经解决”,中国“不再设置障碍”,一连串动作被视作会晤后的首个诚意信号。 熟悉特朗普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对关税工具的使用向来直接,此前就曾将芬太尼问题与关税挂钩,甚至以所谓“国家紧急状态”为由推动相关措施落地。 但实际上,美国的芬太尼滥用危机根源在自身,从上世纪90年代制药公司鼓吹“阿片类药物无害论”催生的“止痛文化”,到后来转向成本更低的海洛因、芬太尼,这背后是毒品文化、利益驱动与政治推诿共同作用的结果。 占世界5%人口的美国人消耗着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却始终未能通过有效立法管控,反而常将责任向外转移。 而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做法一直很明确,早在2019年就应美方请求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建立起覆盖全类别、全链条的监管体系,从生产到进出口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管控,甚至动态增补列管品种跟上毒品变异速度。 即便如此,美方此前仍以此为借口加征关税,被外界指出是“无理找借口”,更有分析认为这是其赚取“民粹分”的政治手段。如今关税减半,无疑是对这一争议性政策的调整。 另一边被宣称“已经解决”的稀土贸易问题,同样是中美经贸互动中的关键议题。稀土作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核心原材料,其贸易流动一直备受关注。 此前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博弈从未停歇,而此次特朗普直接宣告问题解决,强调“不再有障碍”,显然是想凸显会晤取得的实际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表态发生在中美领导人会晤后的返程途中,选择在专机上释放消息,既符合特朗普一贯高调的行事特点,也让这一“诚意展示”更具公开性和传播力。 要知道,此前他在任期间就多次挥动“关税大锤”,但数据显示那些大规模加征的关税并未扭转美国贸易逆差,反而引发过连锁反制。此次主动降低特定关税,与之前的强硬姿态形成了明显反差。 从芬太尼关税的调整到稀土问题的表态,这两个具体议题的突破,发生在中方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的会晤背景下。美方此次动作虽被解读为释放善意,但外界也在关注后续实际落地情况,毕竟类似的表态需要具体政策支撑才能真正落地。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