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

墨韵兰亭 2025-10-30 21:59:11

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赖歇明确表示不会抗议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国有化,却称中方“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显然,包括德国和荷兰在内的西方列强,还是沉浸在西方列强高高在上的陈旧思维习惯里。   这话听着挺凶,其实全是漏洞,合着荷兰把中国企业的合法资产给抢了,中国反击两下,反倒成中国“没理”了?这西方老列强的老一套,真是越说越没新鲜的了。   要说这事儿的根儿,得从 6 年前说起。2019 年,中国的闻泰科技是真掏了全款,把荷兰的安世半导体给买下来了。那时候两边都挺高兴,妥妥的双赢:荷兰总部还留着品牌,搞点小研发撑场面,真正能造芯片、能赚钱的核心产能,早挪到中国东莞了。   这几年安世过得也不错,就去年一年,给闻泰赚了 147 亿,比被收购前的经营情况好太多了,怎么看都是笔成功的生意。   结果到了2025年10月,荷兰突然变卦了。先是他们经济事务部发了个部长令,把安世在全球30个地方的资产、知识产权全给“冻”了,一年之内啥都不能动;接着当地法院又听了几个外国高管的请求,把闻泰董事长张学政的董事职位给停了,还派了个有“说了算投票权”的独立董事盯着,把闻泰手里几乎所有的股权都交给第三方管着。   理由是啥?说白了就是句没人信的“危害荷兰和欧洲的经济安全”。这话说得简直是睁眼说瞎话,核心产能早就在东莞运转好几年了,荷兰手里就剩点研发和品牌,咋就突然威胁国家安全了?   闻泰当时就火了,发声明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把商业事儿搞成政治事儿,是明摆着的歧视限制,已经开始用法律和外交途径维权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跟着说话,说坚决反对这么滥用“国家安全”的名头,这是在破坏全球产业链的规矩。   换哪个国家,自家企业被这么欺负,都不能不管啊。中国的反击也是有法律依据的,按照今年3月刚实行的《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海关、金融管理这些部门有权冻结对方在中国的财产,限制相关的交易,甚至能不让涉案的人进中国。   本来这是中国和荷兰之间的事儿,德国的经济与能源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倒先急了。她不光说不反对荷兰把安世收归国有的做法,还跳出来喊 “得狠狠打击一下北京”。这话听着就怪,德国企业跟安世半导体生意不少,安世的汽车半导体零件常年给欧洲车企供货,荷兰这么一闹,按理说德国的产业链也会受影响,赖歇咋还帮着荷兰说话呢?   再想想这位女部长之前说的话,就更有意思了。上个月还喊着要联合德国企业搞无人机研发,说“欧洲的安全得靠德国工厂”。合着德国搞产业升级就是“正当防卫”,中国企业合法买公司、正常做生意,就成了“威胁安全”?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更讽刺的是,荷兰干这种事儿也不是头一回了,之前就跟着美国的指挥棒限制光刻机出口,现在又拿安世开刀,本质上都是为了拦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可他们忘了,安世的核心技术和产能早就在中国落地了,真把中国企业惹急了,要是停止供货,那损失可不是荷兰能扛得住的。   其实西方这套“强权逻辑”早就没人吃这一套了。当年闻泰买安世的时候,荷兰政府是点了头的,所有手续都合规合法;现在见中国半导体产业起来了,就拿“国家安全”当幌子抢资产,这跟强盗抢东西有啥区别?   更可笑的是,赖歇这些人还活在“西方高人一等”的旧梦里,以为喊两句“打击”就能吓住人。他们忘了,中国现在手里有《反外国制裁法》当武器,还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当底气,真要“打击”起来,恐怕先疼的是他们自己的产业链。   荷兰这么一折腾,不少欧洲企业都在犯嘀咕:今天能抢安世,明天会不会轮到其他中资控股的企业?要是商业合作说断就断,契约精神都不算数了,以后谁还敢跟欧洲做生意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声明说得好,这种挑着对象的歧视措施,只会引发连锁反应,最后破坏的是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说到底,赖歇的火发错地方了。真要是为欧洲产业好,该做的是让荷兰遵守商业规则,而不是跟着瞎起哄。中国从来不怕硬碰硬,但也一直守着规矩,你跟我讲商业,我就跟你谈合作;你跟我玩政治,我就用法律反击。那些还抱着“列强思维”不放的人,早晚得明白:现在的中国,可不是随便能拿捏的了。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