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跳过APEC的信号:美国的“盟友优先”,正在让位于“利益优先” 特朗普已经计划好,与中国谈完马上打道回府,不在韩国多待一天!特朗普与中方的谈判已经开始,更多细节马上就能披露。不过,我们这次可以把关注点,放在特朗普的行程上。不出意外的话,在与中方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就要直接撤了,不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个情况,其实值得重点说道。要知道,如果是传统的美国政客当总统,肯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展现美国领导力、以及与盟友团结的机会。然而,特朗普却并不在乎。回顾特朗普的亚洲之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现实”。什么意思呢?他只在乎两类国家,一类是能给美国提供实际利益的,比如日本韩国;另一类则是美国必须慎重以待的谈判对象,就是中国。至于其他国家,则压根不在特朗普的考虑之中。管中窥豹,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位置,或许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这种“谈完就走”的做派,放在以往任何一任美国总统一身上都很难想象。要知道,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向来是美国展现“亚太领导力”的关键场合——奥巴马时期搞“亚太再平衡”,每次APEC都亲自到场,拉着盟友谈合作、画蓝图;拜登政府也把APEC当作巩固“印太战略”的舞台,哪怕行程再紧,也会留出时间跟盟友互动。可特朗普倒好,把与中国的谈判当成“头等大事”,盟友牵头的国际会议说跳就跳,明摆着把“美国利益”放在了“盟友情谊”前面。 他心里的小算盘其实很清楚:日本和韩国能给美国实实在在的好处——日本今年刚敲定要多买美国的F-35战机,还承诺增加驻日美军费用;韩国也在半导体合作、军费分摊上对美国让步。对这两个“能掏钱、能听话”的盟友,特朗普自然愿意花时间周旋。而中国作为美国眼中“最重要的谈判对手”,无论是经贸领域的博弈,还是全球议题上的协调,都直接关系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必须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应对。可APEC里的其他国家,既不能给美国立竿见影的好处,也不是需要重点应对的“对手”,在特朗普的“利益清单”里,自然排不上号。 这种“功利性外交”背后,其实藏着美国国际影响力的微妙变化。过去美国靠“领导力”拉拢盟友,靠制定规则主导国际秩序,可现在特朗普的做法,更像是把外交当成了“生意场”——有用的就谈,没用的就晾着;能拿到好处的就凑近,需要付出的就躲开。这种姿态,已经让不少盟友心里犯嘀咕:之前跟着美国搞“阵营对抗”,现在连一场共同的国际会议都留不住美国,以后真遇到事,美国还会靠得住吗?有媒体就注意到,这次特朗普宣布跳过APEC后,韩国官方虽然没明说,但私下里已经流露出不满,觉得美国“没把盟友的面子当回事”。 更值得琢磨的是,特朗普的行程安排,也折射出当前国际格局的新动向。过去美国习惯用“盟主”身份指挥盟友,现在却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与中国的互动上,哪怕为此牺牲与盟友的互动机会。这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经到了美国无法忽视的程度,美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边轻松拿捏盟友,一边随意应对其他大国。而特朗普跳过APEC的举动,也让盟友们更清楚地看到:美国的“领导力”早已不是无条件的,一旦触及美国的利益,所谓的“团结”随时可能被抛到脑后。 接下来大家更该关注的是,特朗普与中国的谈判会拿出怎样的筹码,以及他这次“重利益、轻盟友”的外交风格,会不会让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关系出现更多裂痕。毕竟,在越来越多国家追求“战略自主”的当下,美国这种“唯利是图”的外交方式,只会让更多国家对其“领导力”失去信任——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跟着一个只把盟友当“工具”、把国际会议当“可有可无”的盟主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