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对华关税维持在 47% 的水平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 10 月 30 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国将对华关税将维持在 47% 的水平。 这可不是随口吹牛,2018年他挑起贸易战时,最高关税也才25%,现在直接快冲到五成了,这是把单边贸易保护那套玩到了头。可他八成忘了,上一轮关税战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现在又要加码,最先倒霉的根本不是中国,全是美国自己人。 最先被架在火上烤的就是美国农民——这群以前死心塌地支持特朗普的人,现在估计心都凉透了。美国农业本来就靠出口吃饭,就说大豆吧,以前每年一半多的产量都要卖到中国,中国市场直接管着几百万农民的饭碗。 可自从特朗普开打贸易战,中方的反制就精准对着农产品来,2025年5月到现在,中国已经好几个月没买过美国大豆了,这可是近三十年都没见过的事。 眼下正好是美国大豆丰收的时候,地里的粮食堆得像山,价格却跌得稀烂,农民买化肥、买农机的钱,因为之前的关税涨了不少,现在卖粮的钱连成本都不够。 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达林·约翰逊,家里四代都靠种大豆过活,这会儿急得转圈,说就算现在跟中国谈成了,今年的收成也赶不上了,大豆堆在手里卖不出去,搞不好要砸了全家的生计。 更让农民绝望的是,特朗普当初许诺的补贴和新市场,全是画出来的饼,根本落不了地。为了哄农民,他说过要在贸易协定里逼着别的国家买美国农产品,比如跟日本的协议里说好了每年买80亿美元,可实际买的量比协议前还少了六十多亿。 至于说给农民发补贴,更是连影子都没见着,共和党人想从粮食补贴里挤600亿美元出来救急,结果国会根本没通过,就算真通过了,也得等下一季种地的时候才能拿到,远水救不了近火。 堪萨斯农民联盟的负责人尼克·莱文多夫斯基说得实在:农民们都快扛不住了,他们要的是能实实在在卖粮食的市场,不是光听着好听的空话。 农民的日子还没熬出头,美国的零售商们又愁得整宿整宿合不上眼。常去美国超市的人都清楚,货架上的玩具、衣服、小家电,十件里有八件是中国制造,这些东西的性价比,其他国家根本比不了。 47%的关税一加,进口成本直接涨了快一半,零售商要么硬着头皮涨价,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自己咬牙吞掉利润。 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大超市上一轮关税就吃过大亏,一涨价顾客就少了,销量和利润一起跌,现在听说要一直维持高关税,高管们连夜就给国会打电话诉苦施压。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说得直白:美国商会从来就反对加关税,税率越低越好,真要把关税定在47%,中美很可能互相报复,最后吃亏的还是两国的企业和老百姓。 制造业的日子也没好到哪去。特朗普当初喊着加关税,说是要让制造业回美国,可结果刚好反过来。美国制造业离了中国供应链根本玩不转,汽车、电子这些行业的关键零件,大多是从中国进的,关税一涨,零件成本跟着飞涨,造出来的东西卖得贵,根本没竞争力。 福特、通用这些车企以前就公开反对过对华加关税,他们在中国有那么大的市场,关税一打,他们在华销量直线下滑,在国内生产吧,成本又高得卖不动,两头受气。 更讽刺的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算过,2018年加关税以来,制造业岗位没多出来,反倒因为供应链乱了套,不少工厂还裁了人。 特朗普怕还是活在“关税能压垮中国”的老黄历里,可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六年前了。上一轮贸易战打了六年,中国经济不光没被打垮,反倒借着这个机会完成了升级,高端制造、新能源这些产业越做越强。 面对关税壁垒,中国一边开拓东南亚、欧洲、中东这些新市场,出口的路越走越宽;一边升级自己的产业链,以前不少要进口的东西,现在自己就能造,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小。 再看美国,这六年贸易逆差没减反增,物价还一个劲涨,说白了就是关税把进口成本变成了加在美国消费者身上的“暗税”。 更严重的是,这么高的关税会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一团糟。中美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两国的贸易往来牵着全世界的产业链,47%的关税一摆,跨国公司只能要么把工厂搬到别的国家,要么硬扛着高额成本。 就说苹果公司,之前为了躲关税,把部分生产线迁出中国挪到印度,结果印度工厂产能跟不上,质量还不稳定,货供不上,连股价都跟着跌。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牛津经济研究院早算过账:要是一直这么搞对华贸易限制,五年里美国要少赚1.6万亿美元,还得丢70多万个工作岗位。 特朗普死咬着高关税不放,全是为了政治那点事。现在美国大选要到了,他又想拿中国当靶子讨好选民拉票,可这种牺牲老百姓生计换选票的套路,早就没人买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