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在自传中透露,早在2008年,美国就发现难以与中国竞争! 巴拉克·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2008年那场大选让他一炮走红。但要聊他怎么看待中美竞争,得从他的成长背景说起。 他1961年出生在夏威夷,母亲是美国人,父亲来自肯尼亚,早年家庭不算稳定,父母很快分开。他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印尼待了几年,那里让他见识了不同文化。回美国后,他先在夏威夷读高中,然后去洛杉矶的社区学院混了两年,再转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政治。 毕业后跑到芝加哥南区当社区组织者,那地方穷人多,工厂关门失业率高,他天天跑社区帮人拉项目,拉投资改善住房和就业。干了三年,他觉得光这样不够,1988年去哈佛法学院深造,还成了学校法律评论的首位非裔主编。 1996年他当上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干得不错,推动医疗补助扩大和死刑改革。2004年民主党大会上,他那场演讲火了,直接帮他进了联邦参议院。两年后,他就宣布竞选总统,那年大选正赶上金融海啸,选民对经济问题特别敏感。奥巴马抓住机会,承诺要重振经济,改革医疗,还在外交上强调多边合作。他赢了,2009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推刺激计划,花了7870亿美元救市。国内他搞奥巴马医改,覆盖了上千万没保险的人;对外,他关了关塔那摩监狱,拉近跟穆斯林世界的关系。 奥巴马2020年出的《应许之地》是他的第一本回忆录,里面他直言不讳地聊了执政八年里的酸甜苦辣。特别提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其实就已经感觉到跟中国比起来,竞争力在下滑。那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华尔街乱成一锅粥,信贷市场冻住,企业借不到钱,失业潮一来就是900万个岗位没了。奥巴马当时还在竞选,他后来写,这场危机让他没法对中国下重手。本来他竞选时说过要对中国贸易更硬气点,比如指责他们操纵汇率、补贴出口。但危机一闹,全球经济链条全连着,美国自己都喘不过气,哪敢贸然开贸易战? 奥巴马上台后,第一年就签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管金融风险,但效果慢,贫富差距拉大,1%富人拿走经济复苏大头,中下层工资涨不动。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像开了挂,从2008到2016年GDP翻了一番多,制造业占全球30%,出口拉动内需。科技上,华为的专利申请全球第一,5G技术领先一步;北斗卫星系统全覆盖,取代了GPS依赖;高铁里程超3.5万公里,京沪线一天跑几百趟。航天也牛,天宫空间站2021年建好,现在跟国际伙伴合作,模块一个个对接上天。奥巴马在书里承认,美国企业成本高,劳动力贵,监管严,跟中国比拼不过。 所以他推了“亚太再平衡”战略,2011年正式亮相。简单说,就是把美国外交和军力重心往亚太移,经济上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拉拢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建贸易圈,绕开中国;外交上,多访东南亚,拉近跟越南、菲律宾关系。 转到后续发展,这十几年中美差距越拉越大。中国经济从高速换到中高速,但底子厚,2023年GDP超18万亿美元,消费和服务业占比超50%。科技自立更猛,芯片、电动车、AI全线追赶,比亚迪电池全球第一,阿里云数据中心遍布海外。 军事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加速,海军舰艇总数超美国,辽宁舰2012年服役,山东舰2019年下水,福建舰2022年海试,现在有三艘航母,歼-20隐身机批量生产,东风导弹射程覆盖亚太。国际上,中国维和部队派到非洲,海军护航亚丁湾,话语权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发挥大作用。美国这边呢,危机后遗症没全清,债务超30万亿,2020年疫情又雪上加霜,失业率又冲8%,通胀2022年到9%。 拜登上台继承了奥巴马的再平衡思路,但加码成“印太战略”,拉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建四方机制(QUAD),在南海巡航多起来。 奥巴马卸任后,夫妇俩拿了6500万美元预付款写回忆录。他退居华盛顿,办奥巴马基金会,推动女孩教育和公民参与,2020年疫情时捐款上亿买口罩。2020年《应许之地》卖了300多万本,里面不光聊中国,还批了特朗普的种族主义。 到现在,他继续演讲,谈民主和气候,7月还为反选区重划募捐。美国的挑战还在,基础设施老,2021年基础设施法案花1万亿修桥,但进度慢。贫富分化让社会撕裂,2020年黑人命贵运动闹大,枪支暴力年年高。 总的看,奥巴马那句“早在2008年就发现难以与中国竞争”不是空话。那年危机暴露了美国体系的脆性,中国抓住机会弯道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