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你最怕的是什么?可能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
今年双十一期间,地平线在杭州正式展示了HSD量产版的买家秀,量产版进行试驾体验是一个比较标准的操作,但是把这个操作放在杭州就多少有点不标准了,更不标准的是地平线直接邀请了大众用户直接参与,难道他们就不怕翻车么?尤其是在杭州这样一个密布可变车道和潮汐车道的城市,几乎没有辅助驾驶可以在这里全身而退。HSD真的可以么?
答案来了:果真不可以。在我白天和深夜两次总共试驾5小时超过40公里的体验中,HSD还是发生了一次人工干预,是晚上在驾驶深蓝L06搭载的HSD300在进入高架桥下的施工改道路况情况下,未能识别改道后的正确路况,停在了施工锥桶前,只能接管驶入正确道路,从图1中的桥墩上可以看出,因为施工改道后,原来的车道已经变成了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到了原来的逆向车道,此时自车未能识别,停在了非机动车道的锥桶前。
但如果除了这一个工况外,我们剩下的无论白天和黑夜的试驾过程中,HSD300和HSD600两套系统带给了我不错的体验,而且两套系统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风格差异,可以看出地平线根据不同的车型特点和硬件情况做了差异化的微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让辅助驾驶也和量产车保持一样的风格?这真的也太不基础了!
先讲讲这两套系统的差异,搭载在深蓝L06上的HSD300使用了两颗地平线J6M芯片,组合算力大概是260TOPS,而搭载在奇瑞星途ET5上的HSD600使用了地平线J6P芯片,单颗芯片算力大概是560TOPS,所以,HSD后面这个数字标识感觉是对标算力的大小。
整体来说,深蓝L06这套系统上的HSD300表现的更加激进和灵活,尤其表现在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感觉提速和减速都更快,而且变道的过程也更为迅速,非常符合L06这种轿跑的风格,主打一个“灵”。而星途ET5上的HSD600表现就稳重了很多,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速度控制都非常线性,让人感觉到一个“稳”,这也更符合星途ET5的SUV造型设计。
前面HSD也聊的够多了,一些基本的加速减速变道什么的基本操作就不多说了,结合杭州的特色交通场景聊一聊HSD这套系统体验过程中有意思的地方:
1.直行等候区。这是杭州非常独特的路况,就是在直行红灯的时候,交通灯上会有文字提示,当红灯进行倒计时读秒的时候,文字会提示“直行车辆可以进入等候区”,这时候,自车可以向前挪动到车道前方的等候区当中。但是在辅助驾驶过程中,因为现有的感知能力,对于文字的直接提示识别和理解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几乎所有的辅助驾驶在这个场景都会毫无反应,因为直行还是红灯,怎么可能系统让车辆越过停止线?但是,如同图2中那样,HSD600上就真的做到了,只要交通灯上的显示屏字样发声变化,自车就会缓缓进入等候区,而且可以在等候区的停止线前重新刹停,甚至在中空屏幕的SR上,你会看见“直行车辆可以进入等候区”的绿色字样。不过,晚上体验HSD300的时候,是不具备这一能力的,目前该能力只有在HSD600上配置。
2.可变车道。杭州的这个可变车道和大多数城市不一样,不是在若干车道中有一个车道可变,而是大部分车道到了路口都会可变,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识别可变车道,走错路是100%。而现在很多辅助驾驶系统的策略是“不走可变车道”也就是说一旦车辆识别到有可变车道,它就会尽量避开这个车道,走其他的固定车道来确保通行的正确性。但这套逻辑一方面在杭州就不可用了,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其他城市也不好用,因为比如你走在直行的可变车道明明可以直接直行就过去了,然后自车现在不断变道要插入旁边的直行车流,你后面的车看到你不走又很着急,这种体验相信懂得都懂,但如果是HSD的这两套系统,就完全没有相关的担忧了,我们在超过100+的路口自车都不会刻意去回避可变车道,就像图3那样轻松识别,快速通过。当然,类似于潮汐车道等其他特种车道,HSD都能轻松识别做出正确应对。
3.出色的脱困能力。我们遇到了图4中的史诗级的困难场景,在路口需要右转弯进入小路,但是我们由于需要多个车道连续变道过来加上和后车的博弈加塞,我们实际上已经有点错过路口了,这个时候HSD展现了非常强大的脱困能力,首先是有超强的横向距离识别,几乎贴着右边车道的面包车成功塞入目标车道,然后再精准的识别了右转车道结构,做了一个完美的大范围转弯后,没有压任何道路实线的切入了目标车道。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这里就需要纵向和横向非常精准的配合,才能实现这一场景的脱困,而且也唯有一段式端到端的直接输出轨迹和低延迟特性,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操作,否则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卡在路口或者变道时候发生碰撞。
4.舒适的蠕行体验。这次体验中,我发现前两次工程车上特别优秀的蠕行能力得到了保留,比如在图5的转弯过程中,面对非机动车的干扰,自车始终保持着最低1公里的时速,也就是说车始终在移动,这种非常线性和缓和的移动其实高度类人驾驶,因为在复杂路况下停车是一个体验非常不好的行为,很容易陷入被非机动车和行人包围的场景,通过低速挪移一方面避免了停车的卡顿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转向的效率,甚至可以避免相互抢行发生碰撞的可能。
5.有趣的漫游场景。当我们的车辆到达目的地之后,导航消失以后,我们的辅助驾驶会像图6进入一个漫游的场景,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到达目的地以后漫游的辅助驾驶系统,感觉到比较有趣,它可以实现沿着道路进行行驶,并自动进行避障碍。不过在这里,我其实不太理解这个场景的作用,到达目的地之后为什么要漫游,是为了要找车位么?我觉的到达目的地是不是选择靠边停车比较好?这里也反馈给了地平线的小伙伴,他们答复我说后续和泊车衔接上以后会改善这个问题。
当然,还有个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座舱和智驾的衔接,在星途ET5上的SR基本还原了地平线的原来的那种精细感,但诸如转向灯声音比较生硬之类的瑕疵依然存在。到了深蓝L06上,SR主要是大屏不能分屏,导致无法同时看地图和SR,画面也不够精美。
这次还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搞了大师工坊,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向大师学习的机会,可惜时间有限,没办法全部听齐,在这里强烈建议地平线给我们提供个回放的渠道。这次非常好的还有就是邀请了很多用户来测评HSD的量产版,比如这样的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来体验了HSD,我们在体验第二天晚上交流了一下心得,大家都觉得HSD这个量产的体验表现的相当不错,其中数据里奥斯觉得HSD从上海到杭州,尤其是杭州道路状况大为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而智驾许全蛋则对HSD的低延时印象特别深刻,肉粽则更加喜欢星途ET5上的HSD600,说能给他带来很强的安心感,非常容易入手,对于深蓝L06,可能更多的印象给到了那个巨大的尾翼 ,甚至他还和我打听“这车还有磁流变悬架”?
HSD这两辆车在下个月就要开启交付,量产版的软件也随之推送,听说可能还有时间可以对大家反馈的问题做一轮优化,车友群里已经有很多小伙伴在畅想交付以后这不标准的HSD参加比赛的场景了,说个前三,应该很标准吧。
地平线大算力智驾芯片征程6P量产上车地平线HSD量产上车爆款车背后的智驾大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