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中方作出选择,东盟扩员至11国,第一个对美投降的国家出现。 最近吉隆坡的

冷紫叶 2025-10-30 15:46:19

终于,中方作出选择,东盟扩员至11国,第一个对美投降的国家出现。 最近吉隆坡的东盟峰会算是把区域合作的热度拉满了,中方没搞什么高调表态,却用实打实的支持给出了选择,这直接促成东盟时隔26年再扩员,东帝汶正式成为第11个成员国,而所谓“第一个对美投降的国家”,反倒成了戳破美国亚太算盘的活例子。 这事儿得从东帝汶入盟说起,这个140万人口的小国,GDP才刚到20亿美元,三分之一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当年申请入盟时被新加坡直言“没准备好”。它的短板太明显,产业全靠油气和援助,海关、法律体系跟东盟主流差着一大截。可偏偏是这样一个“小个子”,东盟盼了14年才终于收下。 背后少不了中方的推力,早两年中国就帮东帝汶搭了海关电子申报系统,还手把手培训了上百个贸易人才,不然以它原本的底子,根本跟不上东盟的规则节奏。 东帝汶总理签字时激动得落泪,会后直接说要跟着东盟深化对华合作,这态度再明白不过,它心里清楚,加入这个3.6万亿美元的市场,能靠咖啡、渔业产品享受关税优惠,还能借着东盟的平台拉来基建投资,这些实惠比抱任何大国大腿都靠谱。 而美国那边的操作就有点尴尬了。特朗普带着关税大棒跑来东南亚,东盟国家普遍要交20%以上的对美关税,摆明了就是收割利益。越南之前试着凑上去“表忠心”,早早跟美国谈关税共识,想当“带路党”换好处,结果被美方公布的税率坑得血本无归,成了那个所谓“投降却没好下场”的典型。 这例子一摆,其他国家心里都有了数,谁都不想做下一个乌克兰,被当棋子用完就扔。中方这边压根没逼谁站队,反而在峰会刚结束就跟东盟签了自贸区3.0升级版议定书。这版协议可不是简单降关税,95%以上的自由化率之外,还加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这些新东西。 马来西亚的跨境电商企业最有感触,以前电子认证要等3天,现在互认后当天就能搞定;中国光伏企业去泰国建电站,不用重复做环境检测,成本一下降了20%,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便利。 东盟算得清这笔账,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说加税就加税,欧洲也在搞壁垒,抱团取暖才是硬道理。东帝汶的加入看似是“数量加法”,实则是战略补位,它是葡语国家,能帮东盟直通巴西、葡萄牙这些经济体,近海油气资源还能给区域能源安全添底气。 而中国和东盟前三季度5.57万亿人民币的贸易额,早把双方绑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 菲律宾明年要接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权杖,之前还摆过些姿态,现在也没了说不的底气,就说榴莲生意,去年菲律宾对华出口1.6万吨,今年冷冻榴莲又敲开中国市场,农户光靠这个年收入就多了近20万比索。 自贸区3.0还专门给农产品加了关税减免条款,香蕉、菠萝的销路更宽了,这笔经济账谁都算得清。更何况东盟宪章要求“包容性发展”,东帝汶要建基建、搞产业升级,离不开中国累计超4500亿美元的双向投资和亚投行的贷款支持,绕开中国根本玩不转。 美方想围堵中国的算盘彻底落空了,东盟吸纳东帝汶后,版图和东南亚地理版图基本重合,等于用“区域团结”强化了自主性,压根不想被绑进大国博弈。中方的选择看似“放权”,把关系发展的“指挥权”给了东盟,实则是摸准了各国求发展的心思,毕竟谁都不会跟钱和稳定过不去。 现在再看所谓“对美投降”的说法,更像个黑色幽默,越南的教训已经证明,跟着美国走只会被收割,而跟着东盟与中国合作,能拿到基建、市场、技术的实在支持。东帝汶入盟当天,中方就通过商务部网站通告全球合作动向,这态度里藏着的底气,是4500亿美元投资堆出来的,是一个个电站、公路、港口建出来的。 美国大概没料到,自己的关税大棒没能逼出顺从,反倒让东盟更坚定地靠向合作,东帝汶的国旗在东盟总部升起时,背后是中方“互利共赢”对“美国优先”的完胜,也是那些看清现实的国家,用脚投票做出的最聪明的选择。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