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又要变了? 俄罗斯今天突然宣布: 10月29日,俄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公开表示,俄罗斯已成功试射“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他提到这款装备威力远超“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能引发放射性海啸让沿海城市沦为死亡区,且目前没有任何拦截办法。 这消息一出来,全球都在盯着。被西方叫做“末日武器”的“波塞冬”,这次是真的完成了关键测试——普京特意强调,试射在10月28日顺利完成,每一步都达到了预期。 这次试验的突破,关键在“实战化”。潜航器不只是从潜艇里成功发射,它的核动力推进系统还首次实现了持续供能。这意味着它不再是图纸上的概念,已经摸到了能实际用的门槛。 “波塞冬”的性能参数,有公开信息可查。它能潜到1000米深的海底,水下速度能超100节,换算成地面速度就是每小时185公里。现有反潜设备想抓它,确实难度极大。 它的战斗部当量约200万吨TNT,差不多是100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但要较真说“威力远超萨尔马特”,得看怎么比——“萨尔马特”的爆炸当量能到1000万吨TNT,若单论当量,“波塞冬”其实差得远。 所谓“威力超”,核心是打击方式不一样。“萨尔马特”是往内陆砸,专打战略目标,是“点上毁伤”;“波塞冬”盯着沿海,靠放射性海啸覆盖一片区域,是“面上破坏”,俩威慑方向完全不同。 有分析提过,这种水下核爆可能引发海啸,但具体高度没有统一结论,更不会随便到几百米。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核爆后的放射性物质会污染海水、土壤,长期危害比普通核爆更难消除。 普京说“无法拦截”,也不是绝对的。只是1000米的潜深加上超高速,现有拦截技术根本跟不上,要想探测并拦住它,付出的成本会高到离谱。 俄罗斯这会儿高调说这事,不是没原因的。之前“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刚测试完,短时间内接连亮核装备,就是想明明白白告诉外界:战略威慑这张牌,俄罗斯攥得很紧。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补充说明,这次测试完全符合国际法,且按规定提前通报了相关方,就是为了回应可能的质疑。 说到底,这还是大国间的威慑博弈。俄罗斯用“波塞冬”这种非对称武器找话语权,也让全球安全格局多了层不确定的因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试射导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