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变"移动血库":宠物救命血藏着怎样黑幕? 职场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越

吉祥又如意 2025-10-30 13:49:29

流浪猫变"移动血库":宠物救命血藏着怎样黑幕? 职场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人被焦虑与压力裹挟,而温顺安静的宠物猫,成了许多人缓解情绪、调节生活情趣的“治愈伙伴”。它们不似犬类可能存在的伤人风险,能在深夜陪伴加班、在独处时给予无声慰藉,逐渐成为城市人身边最常见的宠物。庞大的养宠群体,也催生出对宠物医疗服务的旺盛需求——从日常驱虫到重症救治,宠物医院逐渐成为养宠家庭的“刚需场所”。 而在宠物医疗的关键环节中,“猫血”是不少重症猫咪的“救命线”。当宠物猫突发急性贫血、遭遇严重外伤出血,或是感染猫瘟等疾病引发溶血时,及时输注匹配的猫血,能快速补充血细胞、维持正常血液循环,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比如猫咪误食有毒物质导致内脏出血,或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猫血输注往往能直接决定其生死,这也让猫血成为宠物医疗领域中稀缺且关键的资源。 但近期曝光的真实案例与调查,却撕开了猫血供应背后的残酷黑幕。2023年10月,广州养宠人李女士(化名)的橘猫“小橘”因急性肾衰竭需紧急输血,当地一家小型宠物诊所告知“有现成猫血,当天就能输”,并收取1200元费用。李女士回忆,当时诊所工作人员仅展示了装在普通输液袋里的暗红色液体,未提供任何血液检测报告,“我急着救猫,没多想就同意了”。可输血后第二天,“小橘”开始持续高烧、呕吐不止,再次送医后被诊断为严重细菌感染,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事后通过宠物医院追溯,才发现那袋猫血来源不明,大概率是非法采集的流浪猫血液。 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广东广播电视台2023年8月曾深度报道,广州某宠物医院前员工匿名爆料,该医院长期抽取寄养猫狗的血液,甚至对即将执行安乐死的狗狗“最后采血”,血液经简单离心处理后,便以80元一毫升的价格卖给有需求的养宠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抽3只流浪猫的血,每只猫抽完后就扔到后门小巷,能不能活全看运气”。爆料视频中,一只瘦骨嶙峋的三花猫被关在铁笼里,前腿残留着干涸的血迹,眼神涣散,明显处于过度采血后的虚弱状态。 更令人震惊的是非法采血的暴利空间。据网易新闻2024年1月调查,不法分子通过诱捕笼捕捉一只流浪猫仅需花费20-50元,一只体重3公斤左右的猫单次可采血量约30毫升,以市场上“黑血”200-300元/毫升的售价计算,单只猫一次采血就能获利6000-9000元。为追求更高利润,他们往往无视猫咪生理极限,间隔2-3天就再次采血,不少流浪猫在1-2个月内就因严重贫血、器官衰竭死亡。 反观规范的血液供应,本应具备严格标准:供血猫需年满1-7岁、体重不低于4公斤,需通过猫瘟、猫免疫缺陷病毒等10余项传染病检测,单次采血量不超过体重的1%,两次采血间隔至少3个月。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血库系统,正规血库仅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有零星分布,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就给了黑色产业链“钻空子”的机会;更关键的是,当前缺乏针对“宠物输血”的行政法规或强制性国家标准,对非法采血、血液买卖等行为的处罚缺乏明确依据,违法成本极低。 此事已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2024年3月的市民咨询回复中明确表示,已关注到流浪猫被非法抽血问题,相关线索正联合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核查办理。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也同步发布倡议书,呼吁全市动物诊疗机构拒绝使用来源不明的犬猫血液,严格遵守《犬猫全血输注技术规范》。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建议,应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宠物血库设立条件、审批流程及运营规范,同时明确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多头管却管不好”的困境。 这一现象不仅是对流浪猫生命的践踏,更直接威胁宠物健康与养宠人权益。要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既需完善立法与监管,填补制度空白;也需推动正规宠物血库建设,通过公益合作、企业参与等方式扩大覆盖范围;更需要养宠人提高警惕,选择有资质的宠物医院,主动索要血液来源证明与检测报告,拒绝为“黑血”买单。唯有多方合力,才能让“救命血”真正安全可靠,让流浪猫不再沦为暴利下的牺牲品。 本文信息来自广东广播电视台《宠物医院非法采血调查》、网易新闻相关信息创作,旨在唤醒大家保护动物意识

0 阅读:0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