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29日在主持台军晋任活动时叫嚣,“台湾要展现备战的决心,更要坚定‘反对推进统一’。投资防务就是投资和平,台湾要持续提升不对称战力,以实力守护和平。” 赖清德口中的“投资防务”,本质上是将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源源不断输送给美国军火商。 近年来,台当局防务预算屡创新高,2025年度防务预算编列4760亿元新台币,加计特别预算与基金更达到6470亿元,比2024年增加400亿元以上。 但这些预算的“大头”,并没有真正用到提升台军战斗力上,反而成了美国军火商的“利润来源”。 以台当局向美国采购的66架F-16V战机为例,这笔价值80亿美元的交易,原定2023年开始分批交付,预计2026年全部交货。 但截至2025年10月,首批战机仍未到货,美方以“供应链问题”“技术调试”等理由不断拖延。 讽刺的是,台当局已经支付了超过8成的款项,却连一架战机都没拿到。 台防务部门提交的报告显示,美方对台军售积欠金额已高达6590亿元新台币,其中F-16V战机的延迟交货是主要原因。 除了F-16V战机,台当局向美国采购的“鱼叉”岸基导弹、“爱国者”防空系统等武器,也存在严重的交付延迟问题。 有台湾媒体披露,部分军购案甚至出现“付款后无装备”的情况——台当局按照合同支付了款项,但美方却以“产能不足”“零部件短缺”等理由拖延交付,导致台军装备缺口越来越大。 而美国军火商则借此机会,将过时或未完全调试的武器高价卖给台湾,赚取巨额利润。 可见,赖清德所谓的“投资防务”,不过是把台湾民众的钱“送”给美国军火商,台湾民众只是“冤大头”。 此外,赖清德还强调要“持续提升不对称战力”,声称要“以实力守护和平”,殊不知在解放军面前,这种“不对称战力”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觉。 所谓“不对称战力”,是指用“低成本、高效益”的武器,对抗“高成本、大规模”的对手。 但台军的“不对称战力”,无论是F-16V战机、“鱼叉”导弹,还是所谓的“自制潜艇”,都无法对解放军构成实质性威胁。 以F-16V战机为例,这款战机虽然是第四代战斗机的升级版本,但面对解放军的歼-20隐身战机,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歼-20具备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视距打击能力,可以在F-16V的探测范围外发起攻击,将其“扼杀在地面”或“击落在中途”。 而且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台军的F-16V根本无法突破解放军的防空网络,更谈不上“守护台湾”。 再比如“鱼叉”岸基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只有150公里左右,而解放军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可达1500公里,可以在“鱼叉”导弹的射程外发起攻击,摧毁其发射阵地。 此外,解放军的远程火箭炮、无人机等武器,也可以对台军的“不对称战力”进行精准打击,使其“未战先亡”。 当前,台军的“不对称战力”还存在“装备到位、兵却不够”的问题。 2025年台军“预算员额”较2024年下降,战斗部队“编现比”(编制数与现役人员的比值)偏低。 随着M1A2T坦克、“鱼叉”导弹等新型装备陆续交装,台军面临“有装备没人用”的尴尬局面。 台湾立法机构副负责人江启臣批评说:“装备到位了,但兵不够,怎么形成战斗力?” 赖清德的“不对称战力”,不过是“纸上谈兵”的幻想。 在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面前,台军的任何“不对称武器”都只是“活靶子”,根本无法改变“台独”分裂势力必败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