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中国正式宣布了! 10月29日,中粮集团宣布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

一起去看世界 2025-10-30 07:30:41

刚刚发生 中国正式宣布了! 10月29日,中粮集团宣布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12月和明年1月装运,这是中国数月来首次采购美国大豆。 这笔订单,数量不算巨大,但时机拿捏得极为精准。此时正值中美高层为元首会晤进行筹备的关键阶段,此举被广泛视为一种积极的外交姿态,是一次“用贸易传递信号”的典范。有分析指出,这好比一场“及时雨”,为略显干涸的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些许滋润。 “买方市场”下,中国手握选择主动权 与过去不同,如今中国在大豆采购上拥有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巴西预计本年度产量高达1.78亿吨,阿根廷也刚刚取消了出口税,全球大豆供应格局日趋多元。这意味着,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货源,采购行为也因此更具策略性。 精打细算的“善意” 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内榨油企业测算,在当前价格下,每进口一吨美国大豆约面临180元的亏损。因此,中粮此次采购,可以说是一笔“精打细算的善意”——既承担了一定成本以释放缓和信号,又将规模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展现了务实的智慧。 格局生变:全球贸易的“中国分量” 中国买走了全球六成以上的大豆,这一地位使得我们的每一次采购调整,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过去一段时间,巴西大豆价格因需求旺盛而上涨超两成,而美国农民则因贸易摩擦错失订单,损失以十亿计。这清晰地表明,在当今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买家的力量不容小觑。 业内视角与未来展望 国内一位油脂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的采购节奏巧妙地衔接了供应空窗期。“我们仓库里的巴西豆还能用一段时间,现在采购美国豆正好接上,待明年1月巴西新豆上市后再做调整,这是最经济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超越货物本身的风向标 这批18万吨的大豆,早已超越其作为货物本身的价值。它更像一个风向标,精准测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温度与风向。它的到来,不仅缓解了美国农场的库存压力,更让市场看到了两大经济体关系解冻的积极迹象。 您认为这笔订单之后,中美经贸关系会迎来怎样的新变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0 阅读:83
一起去看世界

一起去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