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太太出门警报器响了,超市保安过来检查,发现老太太身上穿着一件没拆磁扣的毛衣。老太太说:“今天毛衣特价,试穿了挺喜欢,寻思一会儿还得买菜,手里拎着麻烦,就穿身上没脱,寻思结账后再穿走,哪知岁数大了给忘了”。 老太太姓张,今年68岁,是附近老小区的退休工人,一辈子省吃俭用,退休金每个月就三千多块,大半都贴补给了刚工作的孙子。她有个习惯,每周三超市搞特价,必来逛逛,买点蔬菜、鸡蛋,还有打折的日用品,每次都要把购物袋塞得满满当当,才觉得划算。 那天超市的羊毛衫打五折,是她盯了快一个月的款式。浅灰色的,版型宽松,正适合她这种有老寒腿的老人,原价两百多,折后才九十块。她在试衣间试穿时,对着镜子转了两圈,觉得又暖和又合身,心里别提多高兴。可一想到还要买排骨给孙子炖汤,还要拎着大米、卫生纸,手里再攥着件毛衣实在不方便,她就没脱,想着等结完账让收银员帮忙拆磁扣,到时候直接穿回家,省得再占地方。 哪成想,她推着购物车在蔬菜区挑菠菜、称鸡蛋,又去粮油区扛了袋十斤的大米,脑子里全想着孙子爱吃的糖醋排骨怎么做,怎么给大米找地方存放,竟把身上毛衣没结账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走到超市出口,警报器“嘀嘀嘀”的巨响突然炸响,吓得她手里的购物袋都差点掉在地上。 周围的顾客瞬间围了过来,指指点点。“是不是想偷东西啊?”“这么大年纪了还干这种事,真丢人”“穿身上不结账,这不就是明抢吗?”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张奶奶心上,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手忙脚乱地想解释,可越急越说不清楚,嘴唇哆嗦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过来的保安叫小李,刚上班半年,看着老太太慌乱的样子,没立刻下判断。他先安抚道:“阿姨您别着急,慢慢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张奶奶这才缓过点劲,指着身上的毛衣,把试穿后想结账再穿走、结果忘了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还拉着小李去看购物车里没来得及结账的大米、蔬菜和排骨,“你看,我都挑好了,正准备去付钱,哪能故意偷件毛衣啊?我这辈子从没拿过别人一针一线!” 小李看着老太太真诚又委屈的眼神,再看看她购物车里满满当当的东西,心里有了数。他一边让围观的顾客散开,一边说:“阿姨您跟我去服务台核实一下,要是真忘了,补个钱就行。”到了服务台,调取试衣间和货架附近的监控,确实能看到张奶奶试穿后没脱毛衣,径直去挑选其他商品,全程没有刻意遮挡磁扣的动作。 超市经理也赶了过来,了解情况后,笑着对张奶奶说:“阿姨,没事,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很正常,您补下毛衣的钱,我们帮您把磁扣拆了就行。”张奶奶连忙掏出钱包,数了九十块钱递过去,眼眶红红的:“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都怪我脑子不好使,差点让人误会成小偷。”经理还特意让员工帮她把大米和重物送到小区门口,张奶奶一路上不停地道谢,心里又暖又愧疚。 这事很快在小区里传开了,有人说张奶奶运气好,遇到了通情达理的保安和经理;也有人说,换个苛刻点的超市,说不定就直接报警了。可只有张奶奶自己知道,那种被人当成小偷围观指责的滋味,有多难受。她后来每次去超市,哪怕试戴个发卡,都会随手拿着去结账,再也不敢图方便放在身上了。 其实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情况,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有时候不是故意犯错,只是无心之失。可现实中,不少人对着老人的“失误”,第一反应就是指责、质疑,甚至给老人贴上“品行不端”的标签,却忘了他们可能只是记不住事,只是想图个方便。 难道年纪大了忘事,就该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吗?超市的处理方式其实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多一点耐心倾听,多一点善意核实,比立刻下判断更能解决问题。老人需要被尊重,更需要被理解,他们的无心之失,不该成为被围观嘲笑的理由。 说到底,善良和包容是相互的。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都会有记性变差、手脚变慢的时候。对待老人的失误,多一份体谅,少一份苛责,不仅是给他们温暖,也是给未来的自己留一份善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