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说:爱情的本质就是不离不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婚姻,不管你跟谁结婚,都会有无数次后悔的念头。有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有钱。长得好看的诱惑多,长得丑的你自己也看不上,老实可靠的你会觉得无趣,有趣的又不够踏实。所以,那些婚姻美满的,并不是说找到一个完美的另一半,而是相互选择去看对方好的一面。婚姻不是拖垮彼此,而是生活当中给予对方鼓励,遇事没有人商量,累的时候相互安慰,烦的时候互相解闷,委屈的时候就相互抱一抱。下班了,一起吃饭,一起散步遛弯,或许啊,这就是平常但又近乎完美的婚姻。 没有灯光璀璨的舞台,没有精心设计的台词,她就坐在一张木质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冒着轻烟的热茶,语气像跟老朋友聊天似的,慢悠悠说出对婚姻的看法。 其实咱们身边,不少人对婚姻都抱着“完美期待”。 百合网发布的中国婚恋观报告里提到,超过七成的年轻人择偶时,会把“月收入过万”“颜值中上”“会浪漫懂情调”同时列为重要条件。 就像拿着一张打分表,少一分都不愿将就,可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问题就来了。 有人嫌伴侣加班太多没时间陪自己,可真遇到有空陪的,又觉得对方收入不够;有人喜欢长得好看的,又担心外面诱惑多。 有人觉得老实人靠谱,相处久了又嫌日子太无聊。 为啥会这样?其实很多人都忘了一件事:咱们自己都不是完美的人,又怎么能要求对方十全十美呢?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去年做过一项婚姻调研,调研对象是1200对结婚5年以上的夫妻,结果发现,那些婚姻稳定的夫妻,不是没闹过矛盾,而是他们很少盯着对方的缺点不放。 真正的婚姻,从来不是找个“完美伴侣”,而是跟对方一起把“不完美”过成舒服的样子。 央视去年在“最美家庭”报道里,讲过一对南京金婚夫妻的故事,特别让人触动。 爷爷今年78岁,一辈子爱下象棋,常常在公园下到忘了接孙子放学;奶奶76岁,记性不太好,买完菜总把钱包落在菜摊上。 可这对老夫妻,一起过了50年,从没红过脸。 爷爷说,她年轻的时候腰就不好,我每天早上给她揉十分钟腰,这习惯坚持了40年。 她知道我爱下棋,每次我去公园,她都会把保温杯装满热水,再放两颗润喉糖,怕我跟人争棋嗓子喊哑。 奶奶则笑着说,他虽然忘事,但我每次感冒发烧,他都整夜守在床边,一会儿给我擦汗,一会儿给我量体温。 我们俩每天晚上都要去小区散步,他走得慢,我就陪着他慢慢走,路上聊聊天,看看天上的月亮,觉得比啥都好。 这不就是董卿说的下班了一起吃饭,一起散步遛弯吗?没有鲜花钻戒,没有甜言蜜语,可那些细碎的陪伴,比任何浪漫都让人安心。 其实婚姻就像咱们每天喝的白开水,没有饮料那么甜,没有红酒那么烈,可渴的时候喝一口,心里特别舒服。 其实哪有什么“近乎完美”,不过是两个人都愿意多看看对方的好,少计较一点不完美。 就像咱们穿鞋子,再合脚的鞋,穿久了也会磨脚,关键是愿意贴个创可贴继续走,而不是总想着换一双新的。 婚姻从来不是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跟对的人一起,在柴米油盐里互相包容。 在日常琐碎里彼此温暖,把那些不完美的日子,过成属于自己的、扎扎实实的幸福。 这大概就是董卿想告诉我们的,也是生活最真实、最动人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