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

老刘的大局观 2025-10-28 19:34:49

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抗日名将,这位被誉为“丛林之狐”的将领,1990年病逝前留下震撼人心的遗言:“不葬大陆,棺不入土”,这句暗藏归乡执念的嘱托,让其棺柩在台中东山墓园的水泥台架上暂厝了35年,始终未能入土为安。 孙天平的申请并非一时兴起,从2004年开始,他往返两岸奔走十余载,2015年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便首次公开迁葬诉求,提出安徽祖籍、广州新一军公墓、南京抗战纪念地三个方向 。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和缓,大陆曾计划整修广州新一军公墓,让他与远征军战友合葬,却因局势变化被迫搁置。 如今安徽庐江早已备好迎接,故居与纪念馆修缮一新,家族墓地打理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候主人归来。消息传出后,岛内掀起热议,脸书上前支持者呼吁“尊重落叶归根的人性本能”,反对者则担忧被“统战利用”,正反两方隔空论战 。而大陆方面始终积极回应,相关部门表示将认真研究推动,彰显对历史的敬畏与人文关怀。 这场跨越海峡的归乡之愿,早已超越家族私事。孙立人在仁安羌大捷中解救7000英军的壮举,早已载入民族史册;33年的软禁岁月,更让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35年棺椁未眠,是英雄对故土的眷恋,也是两岸历史记忆的缩影。 若最终迁葬成行,不仅能告慰先烈,更能成为两岸同胞共缅历史、凝聚情感的纽带。当抗日英雄魂归故里,那份跨越世纪的家国情怀,必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民族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0 阅读:0
老刘的大局观

老刘的大局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