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武装部队首次拦截中国渔船,位置在仁爱礁。当地时间10月27日,菲律宾媒体突然爆出猛料:菲军西部司令部10月24日出动舰艇,以"破坏性捕鱼"为由驱散中国渔船,还煞有介事地列出了"战利品"清单——四瓶洗洁精、一包烟、一包槟榔。这场看似荒诞的"海上大捷",却让南海局势再度紧张。 "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律宾士兵是划着橡皮艇出来的?"当菲军发言人特立尼达上校宣称从坐滩军舰出发执行任务时,网友的质疑直指核心。这艘1999年就非法坐滩的破旧登陆舰,如今舰体腐蚀率已超85%,菲律宾每月都要靠空投补给维持。2025年10月25日,卫星图像显示该舰甲板出现新裂缝,这样的"海上堡垒"真能派出士兵执行任务? 更蹊跷的是菲方公布的"战果"。四瓶洗洁精、一包香烟就能算作"破坏性捕鱼设备"?对比2023年菲律宾渔船在黄岩岛附近被中方查获的200公斤炸药,这种"选择性执法"的双重标准暴露无遗。国际法专家指出,菲方行为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条关于"无害通过"的规定,其宣称的"环境保护"借口更是荒谬——马德雷山号每年向海域排放的锈蚀物就达数吨。 数据揭示着真实态势。2025年10月以来,中菲船只在仁爱礁海域对峙次数达7次,较上月增长30%。但中国海警的应对愈发专业:本月巡航天数达28天,创年度新高,且始终保持克制。10月26日,当菲方舰艇试图接近时,中方船只仅用扩音器警告就使其掉头,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与菲方的小动作形成鲜明对比。 东盟国家的态度更值得玩味。马来西亚外长10月25日明确表示"南海问题应通过对话解决",印尼重申支持东盟框架。就连传统上与菲关系密切的越南,其媒体也用"荒诞剧"形容此次事件。这种集体沉默,暴露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孤立处境。 菲方此举背后,是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压力。小马科斯政府支持率已跌至38%,为转移国内矛盾,不惜在南海制造事端。但这种短视行为正在付出代价:2025年1-9月,中国对菲投资同比下降42%,而东盟其他国家获得的中资却增长27%。经济账算不明白,政治秀终究难以为继。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当菲律宾还在为"四瓶洗洁精"欢呼时,中国与东盟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已进入第28轮。10月28日,新加坡学者在《联合早报》撰文指出:"真正的海洋安全,不是靠几艘破船和几瓶洗洁精,而是需要地区国家共同构建规则。"这句话,或许该让马尼拉方面好好听听。 在这场荒诞剧中,最清醒的或许是那些在仁爱礁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他们知道,真正的"大捷"不是没收几包香烟,而是中国海警船每天准时出现的身影,是背后14亿人支持的国家实力。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