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东帝汶总理签字时掉的眼泪,就知道这“东盟入场券”拿得多不容易——从2005年当观察员,到2011年正式递申请,这一熬就是十几年,搁谁不得红眼眶?要知道这可是个刚独立23年的“年轻小伙”,打小被殖民、遭吞并,好不容易站起来了,却还揣着“最不发达国家”的标签,30%的人每天花不到2美元,经济全靠油气和别人救济,活脱脱东南亚版“没伞的孩子”。 这回挤进门,哪是简单加入个组织,分明是给134万人找着了“靠山”。能蹭上东盟的自贸协定,能拉来投资,总比自己单打独斗强。可话说回来,东盟这大家庭也不是慈善堂,东帝汶要是没点真本事,光靠“卖惨”可站不稳脚跟。毕竟小国的生存法则从来残酷,进门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借着这股劲儿把日子过明白,才是真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