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56%却亏34亿,北汽蓝谷的“增长悖论”如何解】
北汽蓝谷最新财报抛出一组矛盾数据:前三季度营收153.84亿元,同比激增56.69%,综合毛利亦同比增加,可净亏损仍高达34.26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亏损也达11.18亿元。这种“越卖越亏”的怪圈,在新能源赛道并非个例,却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深层阵痛。
营收高增背后,是极狐等品牌销量的拉动,其2024年销量曾同比暴涨169.91%。但销量提升并未转化为利润,核心症结在于成本与投入的双重挤压。行业价格战持续升级,叠加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即便毛利改善,仍难抵支出压力。
更关键的是战略投入的“烧钱”属性。为冲击高端市场,北汽蓝谷在享界车型开发、AI智能化平台建设上持续砸钱,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48.5%。这种“战略性亏损”虽为抢占赛道,但五年累计亏损近300亿元的现状,已让现金流倍感压力。
如今60亿定增补血在即,北汽蓝谷需回答:高增长能否持续?毛利改善如何转化为盈利?新能源赛道的“烧钱游戏”,终究要靠盈利闭环收场。这不仅是北汽蓝谷的考题,更是众多转型车企的共同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