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退休教师,昨天晚上我们退休群里发了一份紧急通知,大致意思是: 接教体局通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2025-10-26 21:39:00

我是一位退休教师,昨天晚上我们退休群里发了一份紧急通知,大致意思是: 接教体局通知,离退休人员,自查自报有无在企业任职兼职,清理时间截止到本月15号,按照流程把自查自报情况截图发到退休群,不认真对待的,后果自负!昨晚刚躺到床上,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拿起来一看,是退休群里的紧急通知,字打得又大又密,看着就挺严肃。我坐起来,把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我琢磨着,这通知不是空穴来风。从教38年,我太清楚教育系统的规矩,退休不代表脱离监管,尤其是涉及到企业任职兼职,多半是怕出现利用过往职务影响谋私利的情况。我退休5年,每天的日子过得简单,早上送孙子上学,上午去公园打太极,下午在家养花种草,偶尔帮社区写个宣传稿,别说企业任职,就连有偿补课都没碰过——当年在职时就跟学生家长承诺过,退休后也不会利用师生关系搞特殊。 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消息一条接一条跳出来。老同事李姐直接@了群主,问“退休后在培训机构带带课算不算兼职?”她退休前是市里的数学名师,当年多少家长托关系想让孩子进她的班,退休后有家私立培训机构开出月薪8000请她代课,她没忍住答应了,这一教就是3年。还有老张,以前是教育局教研室的,退休后被一家教辅资料公司聘为“顾问”,平时就是帮忙看看题库、提提修改意见,每月能拿3000块补贴。他俩的疑问,其实也是很多退休老师的困惑。 我翻着聊天记录,想起前两年邻县出过一桩事:一位退休的校长,利用自己的人脉帮一家民办学校招揽生源,还违规推荐教辅资料,最后被家长举报,不仅退了所得报酬,还被取消了部分退休待遇。现在想来,这次清理自查,大概就是为了杜绝这类问题。教育行业特殊,退休教师的身份自带“公信力”,一旦和企业利益绑定,很容易打破教育公平,这或许就是教体局下狠劲清理的核心原因。 我给李姐私发了条消息,让她赶紧对照通知里的条款自查,培训机构代课大概率算兼职,别抱着侥幸心理。她很快回复,说已经联系了培训机构,打算先辞职,按要求完成自查上报。“以前觉得退休了凭本事赚钱不丢人,现在想通了,咱教书育人一辈子,晚节比啥都重要。”李姐的话,说出了不少老教师的心声。 群里也有不同声音,一位老同事抱怨:“退休工资就几千块,物价涨得快,想找个兼职补贴家用怎么就不行了?”这话听着让人心酸,但细想下来,政策并非一刀切禁止所有兼职,而是清理那些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违规获利的任职。像我邻居王老师,退休后给社区老年大学义务教书法,不仅不拿报酬,还自己掏钱买笔墨纸,这样的“兼职”不仅不违规,还受大家欢迎。 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兼职”,而在于“兼职的边界在哪里”。我们这些退休教师,一辈子受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熏陶,即便离开了讲台,也该守住底线。那些利用过往职务便利、抢占教育资源、破坏公平竞争的兼职,本就不该做;而真正凭专业能力、不触碰红线的正当付出,相信政策也会留有空间。 这份紧急通知,与其说是“清理”,不如说是一次“提醒”。提醒我们这些退休老人,身份变了,但规矩不能忘,底线不能破。我打开自查系统,如实填写了“无任职兼职”,截图发到群里时,心里踏实得很。 可话说回来,退休教师的合理增收需求也该被看见。如何在规范管理和保障退休人员合法权益之间找到平衡?那些纯粹发挥余热、不涉及利益输送的兼职,是否能有更清晰的界定标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250

猜你喜欢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