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命丧珍珠奶茶,三方被告冤不冤? 浙江台州这场悲剧,如一记重锤,敲碎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也震醒了无数人对儿童安全的关注。3岁的孩子,在最天真烂漫的年纪,因为一杯珍珠奶茶,生命戛然而止,怎能不让人痛心?而事后家长将奶茶店、游乐场、商场三方告上法庭,更是掀起了舆论的惊涛骇浪。 从监控画面里,我们看到孩子在蹦床上嬉笑玩耍,喝了几口奶茶后,突然捂住喉咙,脸色瞬间变得青紫,随后倒地不起。仅仅几十秒,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陷入了绝境。孩子父母的悲痛我们感同身受,可将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商家和商场,真的合理吗? 先说奶茶店,如今大部分奶茶店都会在小程序或杯身标注“三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食用”等提示语,这是他们能做到的风险告知。虽然珍珠的大小和粘性或许存在争议,但在整个饮品市场,珍珠奶茶是大众常见的饮品,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全然否定奶茶店的所有经营行为。 再看游乐场,门口或许张贴着“禁止饮食”的标识,但在实际运营中,要完全杜绝食物进场谈何容易?当意外发生时,工作人员或许缺乏急救技能,没能第一时间救下孩子,但这就能说明游乐场的安全保障义务完全缺失吗? 商场的监管责任也被提及。可商场里业态众多,它要如何全方位、无死角地监督到每一个小细节?如果孩子在店铺里摔倒受伤,是不是也要怪商场地面防滑没做好、警示没到位?如此一来,责任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不清。 在这起事件里,最该反思的其实是孩子的监护人。3岁的孩子,吞咽和咀嚼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珍珠这种食物本就存在窒息风险,家长却没有足够重视。在孩子玩耍蹦床这种剧烈运动时,还让其饮用珍珠奶茶,无疑是将孩子置于危险境地。 我们当然要为孩子的离去感到惋惜,也理解家长痛失心头肉的绝望。但在追责的路上,不能只盯着外界,而忽视自己的责任。这起悲剧,更像是一记警钟,提醒所有家长:孩子的安全,始终是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评论区里,大家也来说说,你觉得这三方被告冤不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