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

晓绿聊趣事 2025-10-25 19:08:29

荷兰再次加强了禁运,这次连封装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可谁都没想到的是,中国厂商早已在暗中铺设好了前进的道路。

要知道封装设备可不是小零件,芯片造出来后得靠它封装保护,才能用到手机、汽车里,就像刚做好的零件得装个外壳才能用。

荷兰这次不光卡高端设备,连普通封装设备都禁了,还跟着美国的节奏扩大管制范围,把DUV光刻机里精度高的型号、还有沉积设备、量检测设备全算进去,摆明了想断供。

可他们忘了,这种招数早有预兆,2025年1月荷兰就开始扩禁,中国厂商那时候就没等着被卡脖子。

就说格力电器吧,之前订了三十台进口封装设备,一看荷兰要禁运,直接取消订单,转头就给了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21.8亿的大单。更关键的是,这批国产设备不光没耽误事,还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送到了工厂,接上了生产线。

这可不是个例,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都把国产设备当首选,不再当备胎用,毕竟试过才知道,国产设备早就能顶上去了。

其实这背后是一大批中国企业在暗中使劲,尤其是科创板那些龙头企业,早就在封装设备各个环节突破了。

前段时间湾芯展上,好多拿得出手的设备全是国产的。拓荆科技搞出了能把两片晶圆粘在一起的混合键合设备,专门做3D存储芯片,现在已经批量送到工厂里用了。

华海清科的研磨设备更厉害,AI芯片、高带宽内存封装都能用,性能比进口的还不差。中科飞测的检测设备能覆盖七成的市场需求,以前这都是外国巨头垄断的,现在咱们自己的设备能直接跟他们比拼。

更难得的是,不光核心设备能造,连配套的零部件也跟上了。富创精密做的匀气盘、静电卡盘,是设备里的关键小零件,以前全靠进口,现在国内量产规模排前三,性能跟国外的一样好。

京仪装备的温控设备、废气处理设备,早就嵌入了国内主流的芯片工厂,从头到尾都能用上国产货。这就像盖房子,不光能造大梁,连螺丝钉都能自己生产,根本不怕别人断供。

这些突破可不是一天两天搞出来的,中国厂商早就憋着劲砸钱搞研发。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那些半导体设备企业,平均每赚100块就有16块3用来搞研发,比一般企业投入多得多,累计下来的专利都超过4000项了。

而且企业之间还懂得抱团,中微公司本来是做刻蚀设备的,后来又搞出了薄膜设备、检测设备;华海清科收购了别的企业,很快就做出了离子注入机,一下子补齐了短板。

这样一来,从刻蚀、清洗到封装、检测,每个环节都有能打的国产设备,形成了完整的链条。

所以荷兰禁运刚出来,效果就跟他们想的反过来了。ASML自己都预估,2025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要下滑24%,可中国自己的芯片设备出口却逆势涨了,第一次突破万亿人民币。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自己还慌了神,因为咱们的安世芯片是欧洲车企的刚需,封装环节四成产能都在国内,一暂停出口,荷兰的飞利浦、恩智浦立马卡住了,生产线停一天就损失百万欧元,经济部长赶紧出来求合作。

这说明不是中国离不开他们的设备,反倒是他们的企业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

说到底,荷兰这次禁运打错了算盘,他们以为能靠设备卡脖子,却没看到中国厂商早就在暗地里铺路。从企业主动换国产设备,到技术上逐个突破,再到整个产业链连起来发力,每一步都提前想到了。

现在国产封装设备不光能满足自己用,还能往外出口,就算荷兰不供货,中国半导体产业照样能往前走,这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