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位女子最近总是感觉有陌生人在“闯空门”,家里时不时就有人逗留的痕迹,比如

芹姐说法 2025-10-25 17:07:59

北京,一位女子最近总是感觉有陌生人在“闯空门”,家里时不时就有人逗留的痕迹,比如说黑乎乎的脚印等。这不,通过监控画面才得知,家里确实经常“来客”,来的还是同一名男子、反反复复进出。他使用自己的手指指纹,打开女子家智能锁,走进来之后,倒也不偷东西,闲逛一圈就走。过几天,这人又来,来来回回好几次,这一点让女主人实在是很诧异,但是也感觉很危险。 齐鲁壹点10月23日报道了这则事件。女子立刻联络了智能锁品牌销售,工作人员称可能存在程序错误,让女子尽快将智能锁寄回来检测一下。 10月19日,焦女士正在上班,突然,手机智能锁软件,弹出了一条消息:您的家门已识别开锁。看到这一条讯息,焦女士着实是吓了一跳。 当时还在上班,没过多久,手机里又“嘀嘀~”传来一声提示音。可能就在刚刚,这位陌生人出去了,但是又折返了。折返的时候,对方又顺利把房门给解锁了。 就在焦女士感觉非常纳闷的时候,房门锁又被锁上,但是不多久,再次传来“嘀嘀~”的声音,就是说,刚刚的陌生人,他又解开智能锁,闯入了焦女士的家门。 焦女士心想:这是来踩点的小贼吗?怎么反反复复的解锁我家的门锁呢,是拿我的智能锁作演练呢!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焦女士赶紧跟公司请假,说明了缘由,准备回家查看情况。打开房门之后,细心的焦女士,确实发现地上有黑乎乎的脚印,而且脚印还延伸到自己房间里。 看来,这位陌生人还挺爱参观,给人家屋里参观了个遍。焦女士紧急查看了一下房屋内的财物损失,倒是没有发现有任何遗失。 焦女士内心非常害怕,她很想知道,这位三番五次闯入自家的人是谁。立刻就把家中的监控给调出来,看了一下这位陌生人——不熟,新面孔,而且头戴帽子,穿着卫衣,很难认出是谁。 而造成这一切恐慌的,当属门口的这把智能锁了,焦女士立刻就跟智能锁厂家联系。联系到工作人员之后,品牌售后指出,可能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存在识别误区,建议让焦女士尽快把门锁给寄回厂家处理。 “真的是太不安全了!”智能锁可以说是家门口的卫士,现在根本就起不到安全保护的功能,甚至还“引狼入室”,给客户带来如此麻烦,焦女士想想就感觉很生气。 而厂家这边的态度是,也不等待邮寄了,立刻就会安排售后工作人员上门来帮忙检修,帮助焦女士把这件事给处理好,不会让客户处于危险境地。 1.小偷解开智能锁,闯入他人屋内,但是只是看了几眼,并没有偷走任何财物,此举是否构成违法呢? 根据《刑法》第245条规定,未经允许擅自进入他人住宅即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最高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没有盗窃财物而终止,则可能构成盗窃未遂,此类行为可能会被减轻处罚。 本案中的行为人,通过技术手段解锁了智能锁,并且走入焦女士的屋内,已经违背了屋主的意愿。此举构成了非法侵入罪,虽然没有盗取财物,侵入行为本身已经侵犯了住宅安宁权,还是会依法受到处罚。 另外,由于陌生男子闯入之后,尚未实施盗窃行为,后期则可以申请减轻刑罚,但是“闯空门”的行为犯法,还是会被依法判刑。 2.智能锁因为识别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陌生人也可以解开进入屋内,引发如此不安全的后果,智能锁品牌公司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202条规定,如果因为智能锁技术缺点,如指纹识别系统存在设计漏洞或者制造瑕疵,导致非授权人员解锁,品牌方则可能要承担产品责任。因此造成的损害,生产者均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由于智能锁技术缺陷,才导致陌生人也可以解锁闯入屋内,幸亏没有发生财物损失,如果出现实际损失,品牌厂家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还需要做出民事赔偿。 家中随意被陌生人闯入,而且多次解锁、多次闯入,这样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希望智能锁厂家尽快解决屋主的安全护卫问题。 看完这则案例,大家都作何想法呢,如果大家也有如此境遇,欢迎一起来讨论吧!

0 阅读:42
芹姐说法

芹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